關煌解釋道:“一億借款到手,超人啟動新一輪的融資計劃,玫瑰基金那邊可能跟投五千萬左右,你如果有閒錢可以投一點。”

江濤沉吟一下,“估值多少?”

關煌:“六億。”

江濤呲著牙:“不低啊。”

關煌笑罵:“愛來不來,不是看你這次幫忙,這個機會也沒有。”

江濤想了一會,“我有多少額度?”

關煌伸出一隻手:“最多五百萬。”

江濤有點失望:“太少了。”

關煌:“知足吧你,別人想投也沒機會。”

江濤:“你這要搞飢餓營銷啊。”

關煌:“沒辦法,誰讓咱們公司太優秀呢,以後公司融資,必須經過篩選,上一輪的投資人有優先權。”

江濤疑惑:“不是吧,你說真的?”

你丫的一個創業公司搞會員制?

恐怕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關煌也不解釋,“現在說這個還早,以後你就明白了,到底投不投?”

他拼盡全力發展超人,還不是為了那一絲成功的機會。

可以說,隨著超人200個城市開站,他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甚至可以選擇不再擴張,最佳化管理,等一個合適機會轉手把公司賣掉。

雖然現在只有幾個億的估值,等到外賣的春天到來,翻個十倍八倍的沒有任何問題。

既然如此,他就有選擇的主動權。

為什麼會拒絕紅杉資本?

還不是勝券在握,換一個創業公司,聽到紅杉的投資意向,還不高興瘋了?

江濤見狀,也不追問,“那好吧,我回去考慮一下,現在的超人倒也不是不值這個價。”

有了紅杉的背書,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如果換做之前,關煌要反覆解釋為什麼估值這麼多,價值體現在哪裡,未來前景如何,下一步重點發展方向。

現在卻不用了。

其它投資人看紅杉都能接受這個估值,自然不會提出多少異議。

這也是選擇非知名投資人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