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之前的知識積累,寫這樣的題材,很輕鬆。

當然,吃過這波紅利,就沒什麼乾貨了。

除非投入精力,否則,不要再想美事。

畢竟是學術論文,不是水貨。

然而精力,恰恰是他所缺乏的。

不過,關煌也想好了。

到那個時候,就從法律轉向經濟,有十年經歷打底,可寫的東西不要太多。

現在的學術論文就是敲門磚。

《法律評論》雖然沒幾個使用者,但是架不住格調高,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等到以後成名了,對於個人形象的塑造極有好處。

稍微一包裝,甚至不用包裝,履歷一亮,威信自來。

當然,眼下沒什麼用。

普通人不看這種雜誌,業內人最多看看文章,借鑑一下。

至於誰寫的?

無名之輩!

沒有個十篇八篇的論文打底,永遠是學術新人,根本入不了大佬們的眼。

文科論文和理工科不一樣。

觀點再怎麼創新,也只是一種觀點。

之前關煌和胡志國合著發表的《如何解決黑惡勢力案件的法律適用困境》,雖說也是核心期刊,半點水花都沒翻起來。

冷門的不能在冷門,很多人一看這種標題就會略過。

至今沒得到一絲反饋。

哦,也不對,還有那麼一絲水花,收穫白小雅崇拜若干。

葉菲敲門進來,打斷了關煌的思緒。

“關哥哥。”

“怎麼了,菲菲?”

關煌放下手中工作,看著對方。

雖說每天見面,但是葉菲仍然給他驚奇感。

變化顯著。

從外表,看不出半點土氣,臉龐精緻,打扮時尚,絕對的officdy。

葉菲有點不好意思:“那個,我想請幾天假回去一下。”

關煌笑說:“可以啊,家裡有事嗎?”

葉菲搖搖頭:“沒有沒有,就是出來幾個月了,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