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煌點頭,“即使卡拉尼克不想上市,資本也會推著他向前,身不由己。”

市值過高,對於超人來說,同樣是一種壓力。

如果業務支撐不起現有市值,那就是一場災難。

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對於公司的掌控力。

關煌能抗住壓力,是因為他有控股權。

卡蘭尼克卻沒太好的辦法,一旦創始人和投資人開始撕逼,不到20%的投票權很容易任人宰割。

其他人聞言,若有所思。

上市,大概是唯一解決辦法。

投資人要高價解套。

公司要割韭菜。

張泰傑嘆道,“是的,一旦一到兩年內分不出勝負,那盈利遙遙無期的中國市場,就成了Uber上市的最大拖累,再加上源源不斷的失血,那麼,離開大概是Uber唯一的選擇。”

反應慢的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公司一改之前小心謹慎,開始變得激進起來。和去年相比,簡直不是一家公司。

燒錢上針鋒相對,業務上大刀闊斧。

4月8日的融資新聞釋出會,關煌在會上宣佈,此輪融資主要用於業務的擴張上。

超人將建六條產品線,分別是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以及公交。

其中,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業務正在穩步運營,而代駕和公交業務為超人正在推進的新業務。

原來,關鍵在這裡。

看似來勢兇猛的優步公司,竟然不堪一擊。

在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市場內,想一兩年結束戰鬥,簡直痴心妄想。

別說沒有中國區總裁,就是卡拉尼克親自上場,也不一定能取得太好結果。

超人甚至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能拖下去,就是勝利。

關煌繼續說道,“所以,我們不能把和優步(中國)的競爭作為公司的主要業務,即使選擇競爭對手,也是Uber(全球)公司。”

經過之前的鋪墊,不說每個人信心爆棚,至少也消除了對一個龐然大物的恐懼。

關煌繼續說道,“對於超人出行來說,對手永遠只有自己,我們要鞏固公司現有的市場領導地位、進一步拓展和做深國內的市場和新業務,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簡單勾勒一下未來場景,隨即說道,“……具體工作要求,由泰傑給大家說一下。”

張泰傑接過話:“好,接下來我們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公司平臺技術的升級、大資料的研發和運營和使用者體驗效率的提升等……

“簡單來說,就是努力建設一個綜合性的交通生態系統,在物流、保險和金融等汽車服務,以及地圖技術和位置服務等領域尋找更大的空間。”

關煌笑著說,“之前我們提到,超人未來三年的目標:成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臺,每天為3000萬乘客提供服務,服務1000萬司機,在任何地方3分鐘有車來接,希望能早日實現,再次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