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一槍(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煌看到同向而行的賓士車中,一個熟悉的身影一閃而過,想了想,沒什麼印象,也就放棄了。
“最近,杭州那邊有什麼動靜沒?”
張泰傑一邊開車一邊回答,“沒有,快的還是原來的動作。”
關煌有點驚訝。
按道理來說,對方不應該穩紮穩打,多少要有點躁動才對。
張泰傑見狀,解釋道,“我聽到一些傳聞,不知道真的假的?”
“怎麼說?”
“說是,快的被上半年的燒錢給嚇住了,當時和超人競爭沒佔到什麼便宜,現在形勢大變,恐怕風險更大了,他那邊下不了這個決心。”
關煌聞言,仔細想了一下。
好像也有點道理。
歷史上“滴滴、快的”大戰,每次都是滴滴先打第一槍。
2月補貼戰,因為滴滴融到了鉅額資金,就先啟戰火,快的只能被動應對。
到了5月,資本受不了,雙方調停。
停止補貼後,滴滴又想出了發紅包的打法,重燃戰火,除了乘客發紅包分享到朋友圈之外,還請國內一線明星給使用者發紅包,利用明星效應推廣產品。
年底的聖誕節到了,滴滴又透過電視臺綜藝節目發紅包,江蘇衛視新春晚會“搖一搖”給使用者發紅包,吸引千萬使用者參與,發出3億紅包。
全程都是滴滴主導,快的被動應對。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做一點文章。”
張泰傑問:“什麼?”
關煌:“咱們可以承諾不打第一槍。”
張泰傑遲疑,“有用嗎?”
關煌:“做給大家看的,你要知道,燒錢打法,資本反感,很多使用者也不喜歡,甚至公司也反對,咱們要加強宣傳燒錢補貼的危害,爭取在各個方面形成共識。”
張泰傑問,“燒錢能帶來使用者,擴大市場規模,提高公司估值,何樂而不為呢?”
關煌自然知道,超人公司相當一部分人都是這種想法。
或者說,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都有這心態。
盈利模式不重要,管理機制不重要,先跑馬圈地,等到使用者規模足夠大,所有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一旦開始燒錢,公司就被綁上了戰車,身不由己,資本會逼著你不斷向前,所有的工作都要為使用者讓步,一切以流量為中心,然而補貼帶不來真實使用者,停止補貼,業務就停滯,甚至稍不留意就會帶來崩盤。”
張泰傑點頭。
道理他自然都懂,但是能不能拒絕誘惑,放棄垂手可得的增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關煌繼續說道,“而且,燒錢帶來的影響太惡劣,容易引起社會反感,能不燒還是不燒,當然,如果競爭對手要燒錢,咱們一定跟上。”
這就是他的競爭策略。
儘量拖延時間,等到《山海經》專案出世,一錘定音。
中間儘量壓制對手,不留下太多機會。
張泰傑點頭,“燒錢確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呀,不夠政治正確。”
關煌笑笑。
君不見美團滴滴燒錢燒到最後,成了什麼樣子,一方有難,八方點贊。
作為一家企業,有些東西還是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