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一票否決權(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倒也是,對於一個權力慾強的人,想要逼他屈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是,這是不是自絕於資本圈?
關煌隨即安慰道:“接下來無非是堅持,資本都是逐利的,等到超人真的飛起來,他們自己就會放棄不切實際的條件,到了那個時候再談也不遲。”
張波點頭。
雖說他不覺得“一票否決權”有什麼不對,但也知道,這是老闆的底線,幾乎沒有動搖的可能。
關煌說起這個,有點剎不住車,“前天我剛見了一家風投,對方條件還可以,一票否決權也不是不能談,就是回購條款挺噁心人的。”
張波好奇:“怎麼說?”
關煌想起兩人的對話:
“20億估值沒問題,30億也可以接受,一票否決權可以不要,但是要加上回購條款,如果公司三年內沒有上市,要按照年化率20%的利息收購他們手中的股份。”
張波也笑了:“這樣一來,上市了對大賺特賺,不能上市還可以吃利息,那算什麼風險投資,創業者承擔了所有風險。”
關煌不在意說:“我問他,這些能不能改,他告訴我,這是“標準條款”、“行業慣例條款”,沒有這些條款,他們投委會肯定通不過,後來就沒再談了。”
雖然關煌能肯定,公司發展的好,一定會上市,但是,什麼時候上市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
這種上市時間表怎麼可能確定下來?
白小雅在一旁插話,“這麼放棄,是不是挺可惜的,他們給的估值最高。”
當時她也現場,端茶倒水。
最終談判不成,後悔的不行。
張波搞不懂兩人的關係,能夠隨便插話,說明不是簡單的同學,聞言笑著回答:“估值,不是越高越好。”
“咦,為什麼?”白小雅十分好奇。
還會有人嫌錢多燒手嗎?
張波解釋:“一般來說,公司估值對創業者而言,是股份的稀釋,估值越低拿到同樣的投資所要付出的股份就越多。但是,這個時候,公司還處於發展階段,過高估值不容易說服投資人,另一方面也透支了未來的潛力,為將來的估值埋下隱患。”
白小雅懂了。
就是說,這一輪估值一百萬,下一輪至少要大大超過一百萬才符合公司發展趨勢。
不然的話,這一輪一百萬,下一輪估值一百二十萬,是不是說明公司潛力不行,或者行業不行?
創業公司的發展,不說十倍百倍了,也是翻一番。
追漲不追跌,帶來的消極影響不是那點錢能消弭的。
張波繼續說道:“其實,談公司估值和菜市場買菜沒什麼區別,都是賣家漫天要價、買家坐地還錢,雙方沒什麼標準。”
白小雅好奇:“不是說有估值模型嗎?什麼公司營收、使用者量、留存比率之類的?”
她最近一直在瘋狂學習,從投資到財務,從管理到行業,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自己。
張波笑笑:“所謂的估值模型都是討價還價的說辭而已,不要迷信估值模型,成交價一定是雙方心理價位的交合點,為什麼有市盈率的說法,就是這個原因,你說多少,我覺得合適,那就可以成交了。”
白小雅吐吐舌頭,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