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煌對於黃兆有的看重,還在於他本人估計之上。

說實話,對方進入超人以來,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帶給關煌驚喜不斷。

重要性已經遠超馬俊,成為公司實質上的第二號人物。

除了整編管理組織外,黃兆有還引入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比如三表管理機制(即目標表、策略表和評估表)。

這些表格工具,關煌以前也都知道,但是不知道怎麼用,或者說,使用起來不到位。

在黃兆有的的操作下,公司能把這套東西很好地用起來。

超人現在每個月都要做計劃,然後檢核,最後進行評估。

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下,關煌還是能明顯感受到超人在組織能力方面的提升。

雖然從外界來看,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到效果,但作為內部人,他的感受還是比較明顯的。

黃兆有非常擅長組織能力的鍛造,在這方面給了超人強有力的注入。

可以說,在對方的幫助下,超人的運營架構已經調整好,中臺和前端的配合機制也建立了。公司的短板在迅速補齊,各個部門之間的‘隔牆’被很快打破,還有了很好的績效機制、協同機制。

剩下的就是:怎麼調整考核體系,讓生產關係更好地服務生產力。

kpi考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超人外賣畢竟不是一個新業務,盤子已經做大,它需要不是刮骨療傷,而是逐步最佳化。不說其他,如何計算線下銷售的工資就是一個大難題。

關煌把背靠在沙發上,問道:“還有其他事嗎?”

“有一個事”,黃兆有擰著眉頭。

公司在發展,麻煩事永遠層出不窮。

遇到什麼,都不奇怪!

關煌也有心理準備,“什麼?”

黃兆有:“我們的一些線下銷售出了問題。”

關煌坐直身體,“哦?”

黃兆有解釋:“很多銷售為了多拿提成,不管上線店鋪的質量,胡亂開單,根據我們後臺的統計,將近一成的商家在超人上線後,竟然沒有一單生意。”

關煌嚴肅起來:“是假單嗎?”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也就是說,公司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得到一些不能用的資源。

超人的地推人員,工資一般,收入全靠提成。

做的越多,收入越高。每完成一個商家上線,就獎勵30元,一名優秀的地推人員,一天能跑10家到15家,獎勵就是300塊到450塊,一個月收入在一萬二左右。

當然,普通的地推人員也就是8到10單之間的完成度,收入在60008000元左右。

黃兆有搖搖頭,“我調查過了,不是偽造的店鋪,商家都是真實存在的,但這些商家要麼是隻服務周邊一小搓人(工地),要麼是不適合做外賣生意。”

關煌有點為難,這種情況還真是棘手。

不能簡單地處罰地推人員,人家也是按規則辦事。

你讓推廣,就推廣,上線目標完成。

至於事後的銷售,和我有什麼關係?

銷售一千單也好,銷售0單也罷,不是我一個地推該管的事。

當然,這種想法只存在於部分人員之中。

但也是一個嚴重問題。

關煌沉吟:“你是怎麼考慮的?”

黃兆有:“我想改變現有的銷售激勵計劃,不再實行固定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