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煌笑了笑,論這方面的眼光,全國也沒有幾個人比他看得清楚,

“現金激勵不足,那是數額太小,虛擬貨幣一旦炒起來,就是十倍百倍千倍的上漲,使用者自然趨之若鶩。”

侯書軍還是不信。

關煌舉個例子:“比特幣相比你有了解,現在的價格已經漲了千倍,有這個珠玉在前,只要我們宣傳的好,獵奇的人(韭菜)自然會主動加入。”

當然,要想把虛擬貨幣的價值炒上來,需要更多的努力。

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如何為虛擬貨幣賦能?

比如:虛擬幣可以換取商城會員服務,線上服務如擴充雲儲存空間、兌換其他使用者釋出的獨有內容與網路加速能力等。

甚至聯合其他內容生產商,打造一個生態系統。

不過,這話就不必對外說了。

侯書軍自然聽過比特幣。

然而,他一直以為這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騙局,雖然現在被炒成天價,早晚有崩盤的一天。

當然,關煌現在是甲方,他也不便多說什麼,只要給錢,管他做什麼,“那你準備怎麼獎勵虛擬幣?”

關煌照搬後世經驗:“初步想法就是,基於硬體能力、上行頻寬、可共享儲存大小、有效線上時長等貢獻進行評分,然後按照分數權重向全網分配當日的虛擬貨幣。”

侯樹軍點頭,這個考慮已經很成熟了。

使用者在在貢獻頻寬資源時,獲得基於區塊鏈技術獎勵的虛擬數字資產,然後用虛擬幣兌換增值服務,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那產生的虛擬貨幣能不能像比特幣那樣交易?”

關煌:“這個要看國家允不允許,如果政策禁止,那虛擬幣就是q幣。”

說實話,增值服務能有多少吸引力?

又不是亞馬遜、好市多的會員,以關煌現有的資本也提供不了什麼優惠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買賣自然是最大的殺器。

君不見,後世的各種虛擬幣,在眾多的投機者和資金的湧入下,價格飆漲。

有的從最初的0.1元人民幣漲至10元人民幣,漲幅高達百倍。

創造了一夜暴富神話。

當然,現在談這個還有點遠。

侯樹軍基本上了解了對方的整個設想,有點不好意思開口,“如果這個專案立項,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經費,這個東西和手環不同,手環沒什麼技術含量,我們加個班就能搞定,這個路由器,比較複雜。”

關煌毫不在意,“這個自然是沒問題,既然我們委託,經費由我們負責,你們回去後整理一份計劃書,咱們按照委託加工的流程走,怎樣?”

侯樹軍沒想到對方這麼利索,聞言鬆口氣,“那再好不過了。”

關煌:“放心吧,咱們合作了這麼久,彼此都有了解,做熟不做生嘛,我們這邊一有想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們。”

侯樹軍不太適應這種場面話,“嗯嗯”了兩下,轉移話題,“關總,那第二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