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航在津橋斷口前邁起前蹄縱身一躍,直接躍過了下方湍急的河水,穩穩地落在了另一邊的津橋。

孫權死裡逃生,眼中竟然是泛起了些許淚花,他在慶幸,慶幸自己竟然還活著。

而就在孫權身後不遠處的張遼看到這一幕感覺一口老血都快要噴出來了。

從親兵為他身死的大悲,再到陰差陽錯下斬斷孫權退路的大喜,再到孫權蹴馬趨津逃離的鬱悶。

短短几分鐘的時間,張遼便承受了這麼多人生的大起大落,十分鬱悶。

他是抓不住孫權了,於是張遼便將自己滿腔怒火發洩在了淩統的身上。

要不是這個傢伙攔住了自己的去路,那他就能抓住孫權,趁勢南下江東,剿滅逆賊勢力。

張遼的戟,力量、速度兼備,以淩統的眼力也只能看到一道道的烈焰閃爍的光線,他從沒有想過有人的戟能這麼快,讓他都生出了一絲震撼。

銀藍色的光芒和金紅色的光芒不斷地碰撞擠壓,雙方都沒有辦法迅速分出勝負,但是很明顯,淩統落入了下風。

在後世之人的瘋狂加持之下,此時的張遼就是一位戰神,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此時在不遠處滾滾煙塵飄起,正是司馬懿率領的大軍抵達戰場。

原來,自張遼率領陷陣之士出戰之後,時間已經不知不覺來到了中午,他們已經酣戰良久。

淩統和甘寧憤恨地看了一眼張遼,帶著些許江東士卒跳河而走。

已經是不能再打下去了,江東士卒士氣低迷,貿然與司馬懿大軍交戰,他們只會是死傷更加慘重。

只能是看運氣了,運氣好的渡江而回,而一些跑得慢的江東士卒,只能是選擇投降了。

此戰,據不完全統計,曹魏陣營八百陷陣營損失不足十人,可謂是大獲全勝。

反觀江東,孫權兩次差點被活捉、江表十二虎臣宋謙、陳武戰死,士卒戰死萬餘,降者兩萬餘。

被打出心理陰影的孫權在濡須口收攏潰兵,最終選擇了撤軍,合肥城在先揚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城牆高又堅固,木柱石頭等防禦器材一樣不少。

其次,在張遼以八百陷陣之士以少勝多之後,合肥城內軍心穩固,又有司馬懿來援,反觀自己的麾下則全是喪失了鬥志與信心。

後續自己無論是再野戰還是攀城而戰都已經不重要了,拿下合肥城的機率微乎其微。

至此,逍遙津一戰結束。

張遼在合肥城內休整一夜之後,便帶領著還有戰鬥力的陷陣之士趕赴雍州戰場。

司馬懿來得晚也是沒辦法,士卒們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性,暈船嘔吐者不計其數。

快則快矣,可士卒登岸時,戰力十成也去了七七八八,根本無法第一時間投入戰鬥。

相較之下,陸上行軍,雖慢上不少,但戰力儲存得相對完整,能夠快速投入戰鬥。

所以司馬懿大軍在壽春下了船,邊趕路邊休整。

他們已經是用最快速度趕往合肥了,可惜只能是吃上點尾氣。

司馬懿在給滿寵留下一萬可戰之兵,戒備孫權反撲,帶領著剩餘三萬兵馬迅速趕往襄陽戰場。

他還真就不信了,他能一點戰功都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