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對於這些見風使舵的世家,自然是來者不拒。

曹叡他現在並不缺乏世家的支援,因為光是曹魏境內就大大小小有著大量世家,所以對於江東世家也算不算是很重視。

江東世家明白現在的他們對於曹叡來說,價值並不高,所以在傷感的時候也就做出了適當的讓步。

但是曹叡可是明白著自己的責任,那就是必須要限制這些世家大族的發展,能多敲詐一點是一點。

反正在利益的話題之上,曹叡往往都是逼迫到他們的底線,反正他現在也不怕他們繼續跟著孫權那條破船。

現在被架在火上烤的,不是他曹叡,而是那些江東世家們,如今天下只剩下曹魏與東吳兩方勢力。

他們若是不投效於曹魏麾下,那麼就只能跟著孫權那條破船,一條路走到黑。

這是他們這些江東世家並不想看到的一幕,他們這些世家首要的任務,就是將整個家族傳承綿延下去。

然後要擺在他們面前的選擇,但是真的少的可憐,面對曹叡不公平的對待,也只能是咬碎牙了往肚子裡吞。

孫權也知道這些世家是什麼尿性,如果他和這些江東世家都還處在蜜月期,自然是不用擔心他們會反戈一擊。

但是此前為了制衡東吳內部的政治環境,對於江東世家的領頭人多有打壓,只怕現在沒有多少人還是打心底裡支援他了。

沒有了這些世家大者的支援,孫權的召令可能都到不了那些平民百姓的手上,從何收服民心呢?

此時的建業,孫權還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他還在試圖沿著長江天險構建防禦體系,抵禦曹魏的進犯。

孫權他不知道這麼做,還有沒有用,但是他不甘心於躺平等死,他就算是死,也要是在垂死掙扎中死去,而不是在這裡。

他繼承的是父兄的基業,數十載的打拼,怎麼能夠輕易的葬送在他的手裡。

他對此是絕對不甘心的,當年曹操四十萬大軍南下,他孫權都打贏了,他不信曹叡那個小子還能打贏他們不成?

孫權身為二代目,曹叡已經是曹魏的三代目了,孫權倚老賣老,雖然是有些看不起曹叡。

雖然曹叡這兩年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身前都將其歸納為是曹魏的家底深厚,雖然有過短暫的實力薄弱期,但是總歸還是挺了過去。

孫權這樣的想法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他不甘心這樣的結果。

他可是大吳的皇帝,怎麼能夠輕易的輸給曹叡那個小子呢?

曹叡若敢來犯,我東吳甲士定叫他大敗而歸。

……

曹叡率領的中央軍部隊,每日行進百餘里,這麼遙遠的路程對於步兵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是他們都是坐船南下。

在抵達壽春城的時候,曹叡親自下令,讓他們在這裡短暫的休整一段時間,等一等曹真的步伐。

從洛陽前往淮南前線,若是採取路上行軍的話,至少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

因為這不僅僅是那些軍士,還有大量的糧草物資,攻城器械,這些要一併運輸南下,而這些東西最會拖累行軍速度。

但是他們在採取了水運之後,軍隊行進的速度十分之快,不過士氣八日的時間便抵達前線。

曹叡他們在行進至壽春的時候,曹叡便讓他們下船休息,放慢了行軍的步伐。

不僅僅是為了讓它們恢復戰鬥力,最主要的是這裡已經接近了前線。

若是東吳提前得知了他們進軍的訊息,孫權那個傢伙在正面對打併無什麼勝算的時候,難免不會使出什麼陰謀詭計。

曹叡沒有直接前往合肥,也是有些擔心遭受到東吳甲士夜襲,連續在船上顛簸數日的魏軍士卒,只怕是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曹叡他是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不會給敵軍制造任何的機會。

就這樣休整了幾日的時間之後,曹叡他們率軍抵達了合肥城,次日便輕易地將濡須口攻破。

曹叡為了讓這次南征的把握更大一些,將合肥城的守軍也帶上了部分,最主要的是讓張遼也跟了來。

張遼的威名,在逍遙津一戰之後,在江東那絕對是威名赫赫。

江東小兒,安敢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