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退往內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時在合肥城外誠的張遼還在指揮的部下防禦東吳甲士的進攻。
他們是絕對不能放棄城牆防禦的,一旦他們失去了這城防的優勢,一大批的東吳甲士湧入合肥城之中,它們是很難進行抵擋。
雖然合肥城市有著內牆外牆的區分,外牆少不住了他們完全可以退守內牆,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張遼還不想放棄外牆。
因為內牆就是他們最後的防線了,若是讓東吳在攻打進去,他們就是真的退無可退,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進行防禦的了。
雖然說還有的巷戰這種玩意,但是一座城池的攻防戰,都達到了巷戰的程度,想要再將這座城池堅守下來其實十分困難。
憑藉著高大的城牆都沒能守住這座城池,反而在憑藉一些防禦抵擋住敵人的進攻,其中的難度不言而喻。
此時的東吳甲士正是興致高昂的時候,這是他們這一次北伐進攻合肥以來,遇到過最佳的時機了。
呂蒙相比之前,這一次完全是不計代價的將所有的資源儲備都投入了進去,原本庫存的一些火油都被用了出去,就為了對合肥城城投的魏軍士卒進行壓制。
完全可以說,現在的呂蒙已經賭上了全部的東西,就看他的那些麾下能不能將合肥城攻打下來了。
那些火油不斷的砸在城牆之上,火團有無時不刻的拋射進來,熊熊的火焰就在這城頭之上不斷的燃燒,滾滾濃煙緩緩的升起。
數不盡的殘肢斷塊就拋灑在這城頭之上,在滾滾的烈焰之下,這些都被火焰所吞噬。
原本還是剛剛死去的屍體,在烈焰的炙烤之下,緩緩的散發出了一股肉香味。
隨著火焰的繼續燃燒,並且火勢還越來越兇猛,這些屍體漸漸被燒成了黑炭,最後只剩下一個骨瘦如柴一樣的東西。
這樣的一幕不斷的在合肥城頭上演,那些還活著的人對此完全視若無睹,畢竟與其去關心那些都已經死掉的人,還是先想想自己該如何活下去才對。
此時的魏軍士卒士氣低迷,畢竟經歷過這樣的一番轟炸之後,東吳甲士迅速攀登上了合肥城城頭,與他們展開了交戰。
東吳甲士完全不給他們喘一口氣的機會,根本就是要把他們往死裡打。
但是剛剛經歷過一番轟炸,好不容易死裡逃生的魏軍士卒們,現在哪有什麼高昂的戰役去這些江東士卒戰鬥。
也就是張遼對他們進行高壓壓迫,成立了一對督導組,但凡是有任何魏軍士卒敢後退半步,直接斬殺。
這些魏軍士卒們也是門清,他們知道他們若是向後撤退的話,那肯定是要死亡的下場。
與其去面對那個必死的局面,還不如和著從城牆下攀登上來的東吳甲士戰鬥一番,說不定還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因為對面的呂蒙停止了繼續對合肥城城頭的轟炸,因為他們東吳計程車卒都已經攀登上了合肥城的城頭,如果再繼續對合肥城城頭進行轟炸的話,會誤傷到他們的自己人。
城頭上的火勢已經是大為衰減,畢竟這些磚頭瓦塊並不能進行燃燒,魏軍計程車卒損失還是有限的。
唯獨就是對於魏軍士卒的秩序與士氣的打擊很大,對於他們的傷亡而言,相較於魏軍士卒的總體還是不值一提。
張遼看到這些魏軍士卒戰鬥的一幕,只能是在心裡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這心中的一口氣突然洩下去,戰鬥力簡直就是直線下降。
若是讓戰鬥這樣持續下去,那絕對是萬萬不可。
張遼只能是讓自己的那些親兵頂了上去,他們的戰鬥力比之普通的衛生士卒更強些,士氣也沒有那麼容易衰敗,這種關鍵時刻就要看他們的了。
張遼身邊的親兵並不多,因為他為了保護城中曹叡的安全,讓姜維帶了一半的親兵和一些其他計程車卒前去保護曹叡。
張遼親自統領的還有那八百陷陣營,他們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普通的步兵,但是經過張遼的改造他們已經成為了騎兵,如今已經是不適合下馬作戰。
那些騎兵並不是不可以下馬作戰,只是如今城中的軍隊眾多,不必犧牲他們的戰鬥力。
在合肥城城頭之上的王凌等人,也知道這是十分關鍵的時刻,他們若是撤退了,這外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至於他們的內城能不能守住,其實完全也是要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