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就像陽光穿過黑夜(第1/3頁)
章節報錯
呂蒙很清楚他們現在的處境,這一場戰鬥將會決定東吳的未來,以及他們數萬大軍的生死存亡,這是一場註定沒有退路的戰鬥。
他們東吳,除了獲勝這一條路以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他們若是在攻打合肥的戰鬥之中失敗,那麼他們的未來,必將是慘淡無光。
從呂蒙開始,東吳自上而下的壓力層層往下加,現在的每個東吳甲士都感受到了戰爭的壓力,他們的身後就是他們的妻兒老母,他們沒有地方可以撤退。
受限於政策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孫權的原因。
他們孫家想要割據江東,自然是不會給敵隊的曹魏說什麼好話,那都是儘可能的抹黑他們。
他們向老百姓宣傳的東西,都是曹魏軍政之中不好的東西,只給老百姓們看他們想給老百姓看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根本沒有什麼文化可言,眼界難免的就有些狹小。
在經受統治者這樣的一番忽悠之後,根本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他們一心認為,孫權才是中興之主。
東吳甲士在參與到東吳的戰鬥之中,那都是十分拼命,不敢有什麼鬆懈。
和他們一樣,此時的魏軍士卒也是士氣高漲,他們上下一心,絕對不讓東吳甲士踏進合肥城半步。
魏軍士卒一個個們也都敢用命,比之東吳甲士絲毫不落下風。
而且此時的合肥城內,曹叡更是親自鼓舞軍中上下士氣,你有的壓制東吳甲士的趨向。
此時的東吳,無論怎麼看,都是處於劣勢的一方,他們想要取勝的難度十分之大。
呂蒙自然也是明白這樣的壓力,但是他沒有撤退可言,因為他的身後根本就沒有路可以走了。
長江天險,長江天險,這只不過是一個說好聽來的,但是真的打起仗來,想要沿著長江一線守住江南勢力,可是十分不容易。
長江實在是太長了,而他們雖然佔據了長江以南大片的土地,但是這裡都還沒有得到過怎樣的開發,根本意義上就可以說是,地廣人稀,荒無人煙。
江南的經濟並不太好,僅憑著他們自己的力量,想要守住長江實在是太過於困難。
南方的確是多水系,北方人並不適應這樣的環境,在水上作戰的時候更加艱難。
但是你實在是架不住人家人多,北方漢子大多的確是不熟悉水性,但是在這大把大把的人口基數之下,想要找出一些熟悉水性的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兵員上的問題就可以說是解決了,最後剩下的就是制船。
雖然北方的制船工藝不如他們,但是他們也就是比較風平浪靜的河內駕駛,也不需要多好的船隻。
這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操練水師的時間。
曹叡在攻滅蜀漢之前,便已經在洛陽召集了不少計程車卒開始訓練水上作戰。
只需要等到他們磨練的差不多了,那就是曹魏發兵南下,攻打東吳的時候。
東吳想不讓這一幕發生,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這條路十分的難走,但是他們也不得不去走。
……
呂蒙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因為他身上的壓力十分之重。
不僅僅是孫權的期盼,更多的都是江東世家壓在他身上的籌碼。
如果他的這一場戰鬥失敗了,可想而知,那些世家為了延續自己家族的延續,必定會派出不少人去接觸曹魏。
他們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只是世家大族常用的手段罷了,如果他們出手阻攔,也根本無法徹底杜絕。
這些世家大族的手段多著呢,不是他們隨意就能動搖。
能夠傳承到如今的世家大族,最少都有幾百年的光輝歲月,他們的祖祖輩輩不知道給他們留下了多少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