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吳甲士的箭雨之下,南面城牆的東吳甲士迅速開啟了第二波的進攻。

這合肥城確實是一座大城,但是一面城牆之上能夠站立的守軍畢竟有限,東吳甲士進攻方向是以其中一面城牆為主攻,另外兩個方向只是仰攻。

東吳的床弩那些粗大的箭矢,猶如嬰兒小臂一般大小,在床弩的作用之下,每一箭的射出,都是聲如霹靂,呼嘯而過。

巨大的鐵製箭頭裹挾著巨大的衝擊力,穩穩地釘在了合肥城牆上,夯土的城牆根本就無法抗得住如此大威力的箭支,箭頭沒入到了牆體內,只剩下大半截的箭桿露在外面。

這樣射出的箭,有一個名頭,叫做“踏橛箭”。

這樣的箭矢可以方便東吳甲士攀爬城牆,和普通的雲梯相比,踏橛箭除了不能移動之外,其他的功效不低於雲梯,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踏橛箭不像是雲梯那般容易遭到破壞,比之更加可靠些許。

要說有什麼缺點,那也是有的,就是床弩的準頭可不太好,每一件都未必能夠設在自己預想的位置上,只能是大量的射擊,從而確保東吳甲士們能夠有地方攀爬上去。一開始的時候,東吳甲士就在製造這踏橛箭,但是製作這玩意也是需要時間的,還要儘可能的不會傷到自己人,效率比較低下。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是差不多製作完成了,已經能夠讓東吳甲士使用踩踏了。

趁著魏軍士卒沒有緩過勁來,東吳甲士一擁而上,繼續對合肥城發起猛烈的衝擊。

在密集的箭雨之下,魏軍很難抬起頭,張遼則是準備動手了。

等到那些東吳甲士撲上來的時候,東吳弓箭手以及床弩操作手都十分默契的停下來,避免這些箭矢誤傷到自己人。

這些衝鋒上來的東吳甲士一個個的都十分興奮,彷彿那鉅額懸賞唾手可得。

在這箭雨的空隙之中,魏軍士卒總算是得到了一點喘息時間,魏軍正在進行奮力抵擋,使用多種手段,拼死地欲要擋在那些猶如惡狼一般的東吳甲士。

縱然魏軍士卒拼命地進行抵抗,但是在某些城牆地段,還是讓部分的東吳甲士衝殺了上來。

但是張遼對於這一切,卻顯得不慌不忙,畢竟百密必有一疏,部分城牆段,讓敵軍衝了上來,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只需要將士們齊心協力,迅速將他們擊退下去,或者斬殺即可,只要不讓他們在城牆之上建立根據地,能夠讓東吳甲士源源不斷的湧上來即可。

合肥城內的守軍將領,除了他張遼之外,還是有不少的將領也頗具有實力,不需要讓張遼太過於擔心。

更何況張遼在城牆之上,還佈置了部分的精銳小隊,他們不需要參與到守城的工作之中,只需要在那些東吳甲士衝沙上來的時候,第一時間與他們交戰。

他們是精銳中的精銳,負責的也得是最困難的工作,但是張遼相信他們的實力。

此時此刻,張三帶領著他的小隊迅速攻上了城池,等到他進入城牆的時候,第一眼便看到了那些等候在旁的敵人。

只見他們第一時間衝殺上來,準備趁著張三他們立足未穩的時候,大肆的屠殺他們。

但是張三也是精銳的東吳甲士,面對這種情況,經驗也是十分的豐富,第一時間舉起手中的盾牌,便要阻擋他們的進攻。

右手上拿著的環首刀也第一時間抽出,準備向的那些魏軍殺去。

雙方第一時間混戰在了一起,在張三的身後又湧上來一部分的東吳甲士,遠方的一個魏軍將領見此,迅速要調來一隊精銳部卒,準備迅速將他們端掉。

反正這城牆之上他們魏軍士卒多的是,人多欺負人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反正能將對面的人殺死就好。

張三的周圍都已經圍上了四五個魏軍士卒,他的面色十分的凝重,他的實力雖然強於一般計程車卒,但是同時對付這麼多人,他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只見張三手中的凡環首刀左劈右砍,但是都無法有效逼退那些魏軍士卒,因為他們臭不要臉的使用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