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宴會結束之後,醉醺醺的曹叡在靈雎的攙扶之下返回寢宮內。

此前,曹叡一直都在忙於三顧茅廬,請郭嘉出山,也就不由得有些冷落了靈雎。

等到曹叡意識清醒了一些,才發現這房內只剩下了他和靈雎兩個人。

靈雎雙手撐著床榻,身體微微前傾,鼻息與呼吸間帶出的香風吐在了他的臉上。

靈雎比之曹叡大上了幾歲,想要更多也是人之常理,算不得什麼。

曹叡這麼輕輕一挑,也就沉淪了下去,人之五感都被填滿,感覺到了莫大的滿足。

於是乎再接下來,那漆黑的寢宮內,上演了十分古怪的一幕,聲音亦然。

在經過三百回合的大戰之後,曹叡也終於是心滿意足地睡了下去。

……

曹叡在安撫好這原先蜀漢的官吏之後,便帶領著大隊人馬返回洛陽。

如今的天氣已經是夏天,說來他已經離京快一年的時間了,只怕這洛陽城內,還有著一大堆的事物,在等待著他回去處理。

曹叡在返回洛陽之後,第一時間便召集了有頭有臉的文武大臣,進行廷議。

讓他們好好地商討一下這最後的東吳應該怎麼對付。

而郭嘉也就安置在了城內,畢竟是他自己立下的規矩,他也不好隨意地打破,直接給郭嘉任命官職。

雖然說以郭嘉的才華,基本上無論是哪個位置都能夠擔任,也能短時間內將麾下制服。

但是這卻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無論郭嘉的能力再出眾,還是他的名氣有多麼卓越,他的身上都會帶上了一個黑歷史。

那就是,曹叡明明定下此後朝廷內的取士,必須都是要透過科舉出來選拔出來的人才,畢竟唯成績論,這才是最有說服力。

而郭嘉若是由陛下破格任用,他的仕途不是正經的出身,這一點將會伴隨他一輩子。

曹叡可不想自己心心念唸的郭嘉,最後因為這一點小事所耽擱,反正今年的科舉事業即將舉行。

去年舉辦的那一次,只不過是在洛陽周圍進行小範圍選拔,而這一次的規模將會擴大到全國。

在這一次的科舉之後,下一屆的科舉選拔就要三年之後了,所以那些士子們無不加緊準備,真怕這一耽擱,就蹉跎了三年的歲月。

人生能夠有幾個三年,在這個平均壽命不過四五十歲的年代,在再掉二十年的少時,也不過就是十個三個三年,已經是人生中一段不短的時間了。

但不是曹叡不願意給他們更多的位置,實在是一個國家運轉起來的官吏也就只需要那麼多,再多就沒什麼用了,反而是加大朝廷的支出。

其實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說得非常對。

縱觀華夏曆史,人們往往會發現那些大統一王朝大部分的人才,其實都是跟隨在皇帝身邊的那些人,最有名的就是劉邦與朱元璋他們兩個人的文武集團。

有後世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得出的結論其實就是,只需要一個縣城的人才,便能滿足一個國家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