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直取蜀漢(第2/2頁)
章節報錯
……
還在許昌的曹叡估摸著鄧艾也差不多到了明月峽棧道,只是在巖壁上開鑿一段壁畫,幾個月的時間完全足夠了。
既然如此也差不多該開始準備滅蜀大計,一道道詔令從許昌發出,再經過洛陽轉手向著北方西方發出。
曹叡準備抽調曹休手下的部分兵馬,趁著冬天到來之前前往長安,一些糧草也在開始向著長安匯聚。
他要做的就是待到來年開春時節,平滅蜀漢。
曹真收到曹叡的詔令之後也開始了動員軍士,原本準備趁著這個冬天讓士卒們好生休息,看來是休息不了了,還得繼續操練。
曹叡也是有所考究,如今的曹魏對外征戰就是兩條路無非就是東吳和蜀漢。
東吳佔據江南水鄉,坐擁長江天險,先帝曹丕多次親自南征都無功而返,可見曹魏沒有足夠的水軍力量之前是無法攻滅東吳。
蜀漢雖然擁有山川之險,但是連續兩次北伐接連失利,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可這對於曹魏來說就是進攻蜀國的最佳時機,曹叡也不是沒有想過等諸葛亮死亡之後再進攻。
但是那對於他來說時間太久,他可不想在蜀漢身上磨滅太多的時間。
進攻蜀漢最為關鍵的就是糧草補給,棧道艱險難走,糧草轉運困難,這才是制約大軍進攻蜀地的主要因素。
是以曹叡命人加以趕製木牛流馬,為的就是讓大軍不會受限於糧草供應不足。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如今的曹魏有了漢中這個中轉站,已經是減去了不少進攻蜀漢的困難。
此戰的關鍵節點就是劍門,失去了最後天選的蜀地,就是一塊案板上的魚肉。
曹叡不是沒有考慮過如同鄧艾、鍾會率領大軍攻滅成都一般,但是那種情況並不是現在。
那時候蜀軍幾乎無人可用,大廈將傾之際只有姜維算得上名將。
可縱使姜維天縱奇才也雙拳難敵四手,最終只能是落得個失敗的結果。
現在的蜀漢將領雖然青黃不接,但也還是有那麼幾根頂樑柱。
只怕偷渡陰平純粹是給蜀軍送人頭去了,這本就是一支奇兵,數量不多,根本無法在蜀軍的圍攻下堅持太久。
所以他必須要正面強攻劍門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但是劍門關可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想要將其攻破必須花費不少的心思。
再加上還有諸葛亮坐鎮劍門,想要攻破此地的難度直線上升。
但是曹叡他還是這麼做了,他對後世五千年的人們有信心。
更準確地來說,他對於一座新的奇觀更有信心。
就算無法一下將蜀漢徹底掃平,也只是多花費一些時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