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曹叡特意要擺架子,他這次進攻蜀漢是為了平定蜀地而來,這爭民心,就是爭天下。

劉備和諸葛亮把益州,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大部分的百姓都是愛戴於此二人。

曹叡想要把民心爭取過來,還需要下一番不小的功夫,否則只怕這巴蜀大地的統治不穩。

民心是一件很重要的東西,既能載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擁護和支援,就是大魏統治最牢固的根基。

因為張郃受傷,曹魏大軍的先鋒也就是夏侯霸,率領五千鐵騎已經抵達閬中。

看著閬中城上交錯著東吳、蜀漢的旗幟,夏侯霸並未發起試探進攻。

他的手下都是些騎兵,並不適合攻城戰,於是就在城外開始駐紮安營。

諸葛瑾率領的東吳軍隊,十分的果決,並不與這些曹魏軍隊進行野外交戰,上來就是堅壁清野,準備守城。

諸葛瑾是東吳重臣,亦是諸葛亮的兄長,在聽聞諸葛亮病逝之後,自是傷感不已。

如果不是這亂世,他們琅琊諸葛家本該是和和睦睦,怎會是如今散分三家,就為了保證諸葛家延續下去。

諸葛瑾此次救援蜀漢帶上了朱然,朱然曾經在曹丕率領大軍南下征伐江東的時候固守江陵,面對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人圍攻六月之久,不克,從而名震天下。

朱然也算是東吳的防守大師,所以此次救援蜀漢,孫權讓諸葛瑾帶上了朱然。

蜀漢現在絕對不能滅亡,東吳若是失去了蜀漢,曹魏的對手便只剩下了東吳一個。

況且曹魏若是佔據了益州,便可沿江而下,破壞東吳在長江一帶的防守。

屆時面對曹魏的幾路大軍,東吳未必能夠堅守多久的時間。

所以在得知曹魏南下徵蜀的時候,孫權果斷命令諸葛瑾帶領所部支援蜀漢,陸遜帶領所部攻打北方,以此減輕蜀漢的壓力。

駐紮在閬中的諸葛瑾見城外魏軍旗幟攢動,立刻調整部署,準備堅守。

同時讓閬中的官員報信去成都和涪城,讓蜀漢派一支援軍來,否則只怕他們也守不住這裡。

曹真率軍南下,攻打閬中是真的,但是同時也派遣郭淮,靈雎率軍兩萬前往涪城。

並不要求他們能立下什麼功勞,只需要牽制住趙雲軍隊即可。

劍門關在北,涪城位於西南方,閬中這是在東南方向,對於蜀漢不得不防。

若是他們只顧東南方向的閬中,只怕到時候趙雲趁機出兵,切斷魏軍的糧草線路。

屆時,曹魏大軍不僅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就連此次南征的付出都恐怕是徒勞之舉。

此次曹魏南征,付出最慘重的代價還是在葭萌關,攻打劍門關的時候並未有太大的損失。

大國征伐,行的是正道,講究以正克奇,曹魏大勢在手,兵強馬壯,根本不需要兵出險招,只需要穩打穩紮,一點一點地侵蝕蜀漢的領土。

戰爭的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大魏的手中,已經失去了先機的蜀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都只能是被大魏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