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此前雖然有一段艱難的時期,但這只是暫時的,因為曹魏的底子就擺在那裡。

只有曹魏的實力比蜀漢和東吳強,這才符合邏輯性,而不是後世之人原本那些拼湊的歷史。

……

“臣曹真,參見陛下。”曹真恭敬地行禮。

曹叡輕輕地點了點頭,“曹卿,快快請起。”

“多謝陛下。”

曹叡開口說道:“曹卿鎮守關中,確是辛苦了。”

“此乃臣之本分,不敢言辛苦。”

曹叡笑了笑,並不是很在意,本來就是客氣之言。

很快,曹叡和曹紅等人就進入了長安,長安城內也是有著行宮的,曹真已經命人將此處打掃乾淨,等待曹叡住進去。

曹叡突然感覺曹丕的五都制度也不錯,無論他去哪裡都有個行宮一直準備著,也有人伺候著。

雖然對於國家的財政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是這種生活真的會令人沉迷進去。

……

曹叡已經是他第二次來到長安了,不過這裡已經比他第一次來的時候好上了不少,不再是一副人心惶惶的樣子。

因為曹魏的重兵雲集,對於關中的安全有所保障,再加上曹真的一些鼓勵,長安很快就恢復了部分以往的繁榮。

曹叡一番喬裝打扮,混跡於市井之中,只有深入百姓才能收穫到最正確的反饋。

只見他不斷地詢問著附近商販物品價格,那些商販見曹叡俊美不凡,自然是熱情招待一下,然後冷眼送走他。

因為曹叡他又不缺這些東西,他只是打聽一下長安的物品售價,看看這裡的經濟情況怎樣,所以他並不購買。

曹叡幾次這樣下來,附近商販對他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看,不過礙於他的身份,大多都是敢怒不敢言。

詢問了一路的曹叡我感覺有些勞累,尋了一個茶館,便在裡面靜靜喝茶休息。

忽然,旁邊桌上的幾位世子忽然高聲談論。

曹叡靜靜地聽著,主要的都是對他的誇獎,那就是科舉給了他們一條嶄新的路,將來可以不再受限於世家。

後面談著談著又討論到曹魏最近的幾次動作上,大量的糧草兵馬調往長安,朝廷肯定是有一份大動作。

想都不用想都知道這動作肯定是針對蜀漢的,幾位士子對於朝廷該如何出兵都有自己的一些見解。

曹叡就在一旁細細地聽著,可惜地搖了搖頭。

也不知是受限於眼界還是什麼,他們談論的大多都是一些不著調,過於眼高手低了。

說起國家大事那是頭頭是道,唬得別人一愣一愣,就是沒有幾句話能夠抓住重點。

曹叡搖了搖頭,覺得頗為有些可惜,看來教育,還是任重而道遠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