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法不責眾(第1/2頁)
章節報錯
洛陽的京察大計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畢竟可是關係到官場政治的洗牌。
在陳群推薦出辛毗擔任都御史之後,都察院便開始組建了起來,內部官員都是由辛毗一一面試過去,最後由曹叡點頭。
都察院內設立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正四品左右僉都御史,以及正七品的監察御史,內外上下總共三十五人,一些低階官吏不計。
有著曹叡的支援,陳群等人的默許,都察院的班底就算是組建完成,很快便開始執行起來。
對於新生的衙門,最大的考驗就是這第一次的京察大計,雖然曹叡給了他們不少理論上的支援,但他們畢竟都還是第一次上手。
而曹叡卻在這個節骨眼上跑路了,前往許昌狩獵,恐怕要一兩個月才能回到洛陽。
這京察大計的攤子就交給了都察院與吏部兩個衙門的官員來處理,陳群和劉燁等大臣在旁邊監察。
他們這些三品以上的官員也並不是沒事幹,曹叡思緒再三,還是決定讓他們自己給自己寫一篇小作文,到時候等他回來再批改。
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曹魏京都洛陽的京察大計開始了。
……
何晏等人自知這些年在任上根本就是在花天酒地,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
本以為未來的日子大概就是這般持續下去,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曹叡竟然會搞出什麼么蛾子的京察大計。
要對身處於在洛陽城內的官員來一場考核,只有稱職的官員才能繼續留任或者升遷,而他們這些混吃等死的都得要被清出去。
他們這些人肯定是不會甘心的,甚至在他們的內心中覺得是曹叡對不起他們。
遙想當年的曹魏建立的時候,世家大族也是有出力的,但是現在天下尚未一統,曹叡便準備過河拆橋,十分不仗義。
在丁謐提出建議之後,何晏感覺值得一試,畢竟不嘗試反抗一下誰知道呢。
何晏動用了何家的關係,將不少即將被撤職的官員,都聚集到了何府。
何府內的那些牛馬並不知道何晏將他們召來是想要幹什麼,此時的心情也很低落,因為京察已經開始,將會一個衙門一個衙門地核查過去。
有些有門路的也都開始了一些關係走動,不過他們都知道辛毗是油鹽不進的,於是便將目光打在了都察院其他官員的身上。
但是在內閣和陳群幾位三公的監察之下,辛毗對都察院內部官員多次內察,他們想要疏通關係並不怎麼容易。
何況他們這些人大機率連第一輪吏部的審查都透過不了,何談第二輪審查的都察院。
何府內的這些官吏聚集於此,也都是止步於輕聲交談,他們的心情顯然不佳。
何晏環視了這些人一眼,頗感到滿意,這裡的人數並不少,約莫一百多人,他邀請的那些官吏基本都來了。
“諸位,孔聖定禮制,天下始安,禮樂傳延千年。天子當垂拱而治,豈可向那寒門取士,不以名定……名不正、言不順。”何晏說得慷慨激昂,差點都把自己給忽悠進去了。
“平叔兄,說了這麼多,你是想要幹什麼?”下面的人發問道。
何晏聞言一點都不生氣,反而是笑著說道:“諸位,我有一個辦法為我等保住官身。”
何晏話音未落,那些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眼神十分熱切。
“快說啊,平叔兄,如果真能夠為我等保住官身,京察之後必有重謝。”
“是極,是極,到時候一定不會忘了平叔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