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說曹叡這邊,十五日出徵,曹叡就給了一日夜的調整時間,時間很趕,哪怕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的討逆準備,忙起來也是沒停的。

天初放亮,曹叡就早早地醒來了。

曹叡的原配虞氏在原身即位之後,就被遣黜,尚未冊封皇后,現在正在服侍他的是毛氏。

他還有些不習慣毛氏服侍他穿著甲冑,但也不好多說什麼,因為他不會穿。

受限於曹叡剛剛穿過來便要御駕親征,沒能打上一發離別炮,著實可惜。

他御駕親征之前,還需要去覲見大魏的太后,郭照郭女王。

雖然曹叡原身和郭女王不對付,但是她畢竟在名義上是曹叡的母親。這個時期皆以孝治國,他身為國君,不可能不去遵守。

像是在後世有很多的傳言,是郭女王為了上位害死了他曹叡的親生母親等等。

這些東西,他的原身也並不清楚,反正他身為大魏國君,肯定是不能弒母的。

對的,因為曹丕這個傢伙把他過繼到了郭女王的名下,郭女王是他養母。

永安宮殿內,食案旁,郭女王幽幽一嘆:“叡兒,我知道,勸是勸不住你的。但是,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三思而後行。”

曹叡已是皇帝,國家之主,系天下之重。很重要的一點,曹叡是曹丕去世時,曹魏繼承人之中唯一一個成年的,這也是曹丕不喜歡曹叡,也不得不傳位給他的原因之一。

在這亂世之中,兒皇帝根本就是給他人徒作嫁衣。

後世被趙大欺負的後周母子,被楊某欺負的北周母子的例子太典型了。

“母后放心。討逆之事,兒子籌謀日久,廟算多也,朝廷應變準備亦充分,諸葛亮的所有舉動都在這雙眼中......”面對郭氏的通情達理,曹叡也溫言安慰。

“不過,京都乃中原腹心,國本所在,京都穩,則天下安,還需母后出面,安定人心!”曹叡態度謙遜,抬手施禮,鄭重道。

身為三國曆史的愛好者,曹叡對於三國人物都有所研究,郭女王能夠在曹丕和曹植奪嫡的時候為曹丕獻納良策,是有手段的。

如今他匆忙即位,正是根基不穩,為了防止有地方趁機鬧事,正是需要人為他鎮守洛陽。

而他最好的人選就只有兩個,一是太皇太后卞夫人,二是太后郭女王。

可是太皇太后已經年老,太后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聞曹叡此請,郭女王鳳眉稍蹙,下意識地抬手拒絕:“我乃深宮婦人,前廷之事,不合我插手!”

見狀,曹叡卻道:“群臣之間,多有不協。母后賢名,天下所知,萬眾仰望,京都之中,唯有孃親才能壓服眾臣。為朝堂安寧,江山穩定,只能暫且辛苦母后了!”

聽曹叡這麼說,郭照這才點頭,嘆道:“我便替你看一陣子,待你還師!”

曹叡也是沒有辦法,他的兄弟都還未成年,怎麼可能看得住場子,雖然陳群能夠鎮住外廷的場子,但是也不能全部放權給他。

至於因此,會造成母系外戚勢力抬頭,這對於如今的大魏來講,只是小患。同京城與國家的穩定相較,又算不得什麼了。

歷史上的郭照也沒有幾年好活了,她成不了武則天。

何況,此時的卞夫人還沒死呢,大魏的太皇太后不會讓她亂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