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基層也不躺平,鄧艾成神之路(上)(第1/4頁)
章節報錯
三國前期諸神混戰,三國中期諸神黃昏,三國末期神蹟不在。
從當年的璀璨星光,到了最後的寂寞寥寥,三國的燦爛芳華在姜維的一計害三賢之後終於開始正式落下了帷幕。
但,鍾會鄧艾之死真的是姜維用計殺害的麼?
說實話,並不是。
他們的死和姜維有關係,但並不代表就真的有一計害三賢這種事情。
姜維在其中的關係,並不是出謀劃策一手掌控,更多的是因為他憑藉著自己的手段成為了一個催化的作用。
加快了他們火併的進城。
如果非要說他們之間關係的話,姜維看出來了兩人之間的問題,看出來了兩人和曹魏朝廷的問題以及兩個人本身的問題。
然後用挑撥離間的辦法做到了這一點,但這卻不能說一切都是他的功勞。
因為他發現了問題,也就說明了那個問題本身也就是存在的。
這一次混亂,其實本質就是司馬昭和鍾會鄧艾之間,他們三個人的鬥爭罷了。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司馬昭一計害三賢那就更扯淡了,因為他就沒有用計策,他只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罷了。
我們再說他們的死之前就一定要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有反叛的意思。
說實話,如果非要說,哪也得是鍾會有,至於鄧艾,他的死亡我能夠從中看出來白起的影子。
並不是說他和白起的能力如何,而是他們的死法本質是相通的。
本身就和上位者有朝堂之間的問題和矛盾,他還非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說,自己還總是那麼的霸道有主意。
這樣一來,上面猜忌他,下面還有人小人誣陷他,自己還不自知。
他死的合情合理。
相反鍾會的野心是很大的,也正是因為這份兒野心讓他和姜維死在了蜀中之地。
同樣也因為這份兒野心加上他和鄧艾之間本身就有問題,所以順手弄死了咱們的鄧艾將軍。
最後反倒是發愁了好久,啥也沒幹的司馬昭發現自己這就贏了。
贏得十分徹底還是。
這不得不說這傢伙的運氣相當的好,都快趕上真#天命之子康熙大帝了。
所謂的一計害三賢,那麼就一定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二士爭功”。
正式因為這件事情,曹魏的兩大名將才最後鬧了一個近乎於水火不容的地步,也給了姜維挑撥離間讓他們自相殘殺的機會。
其中在這件事情裡,鍾會可謂是將鄧艾往死裡折騰,這倆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
說白了,就是最簡單的“九品中正之法”後遺症。
第一,鄧艾搶了功勞,雖然是憑本事,但在鍾會看來,這就是搶功了。
我用你去偷襲陰平?
我在這裡堂堂正正打著呢,我打得挺順利的,馬上就成功了,我用你在那裡給我出其不意的撿便宜?
關於這種想法,你可以聯想一下楚漢爭霸之前的項羽和劉邦。
項羽為啥要設鴻門宴?
因為項羽在前面又是破釜沉舟,又是坑殺秦軍,把人腦子打出來狗腦子了。
那邊劉邦偷家了。
是,大家都是盟軍,所以秦國還在的時候,我們誰滅掉秦國都是勝利。
可特麼現在敵人沒了,我幹了最多的事兒,你狗日的拿了首功,我弄死你!
除了這一點心裡不舒服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鄧艾是苦寒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