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馭下以利——呂布(第1/5頁)
章節報錯
在我們的世界中,可能都曾經聽到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我跟著你是為了掙錢的,不是為了做慈善的!”
這句話其實就是表達了我們最中心的一個思想,那就是利益動人心。
想要使喚下面的人,那麼就一定要給足夠的利益。
但是,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了。
那就是,利益是給的越多越好麼?
有的人說,當然是,你給我多少錢,我給你幹多少事兒!
可,一般說這句話的人,基本也都是基層員工。
當然不是看不起什麼,而是因為,如果你不是基層,你想到的會是另一句話。
雖然你給了這麼多,但我為什麼不全要....
這就是另一句話的由來了,這天下哪有那麼多忠誠的人啊。
所以馭下之道一直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你不給利益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你給的少了他就會離開,還有的人,你給的太多了他也會離開。
這話聽著,是不是感覺在胡扯蛋?
那麼再聽下一句。
有的人你不給夠了,他還會傷害你!
所以馭下之道是一種道!這不但需要分人,還需要有度。
正所謂固非一道,咱們啊,也不能認死理。
就這事兒咱們三國時期那也是表現的明明白白。
“我掌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馬,踏山川河流如履平地!”這話說得多漂亮,咱們聽得多熟悉。
作為被演義神話過的幾個人之一,呂布其實還是有很多誤解的。
首先就是,呂布的確是和天下第一沒關係,論個人勇武他恐怕也是不如關羽...
至於為什麼我說的是應該,是因為他倆壓根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我們論的時候,都是在後期被錘了一遍又一遍,也沒有單騎斬主將的記錄。
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他是一個什麼時代的人。
呂布和關羽壓根就不在同一個時代,在關羽巔峰的時候,呂布墳頭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
可我們怎麼看他的勇武?
首先,咱們要知道他不是一個以指揮著稱的儒將,他也是一個以勇武著稱的大將,鬥將。
換句話說,這傢伙就是鋒矢陣中的那個尖端,衝破重重阻礙去斬將奪旗。
那麼,他的本事用什麼去比呢?
我的建議不是和李傕郭汜,我給出來的建議是,正面對陣董卓...
作為丁原的部將,生生錘了董卓正軍。
這個戰績,說句不好聽的,我感覺比孫堅可能還要堅固。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徐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