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諸葛的北伐——宿命之敵(第2/4頁)
章節報錯
其二就是諸葛亮就信馬謖,就和當初劉備信任魏延一樣。
說什麼都要把魏延扔到漢中去,那不一樣是滿座皆驚麼?
就魏延的名字一出來,譁然了!
張飛都愣住了。
所以這事兒不算是什麼大事兒,他看錯人了,也沒人可用了,兩者加在一起就成為了馬謖。
同樣,換一個人就一定比馬謖更好?
沒屁用?
還是那句話幾萬精銳啊,還是有不少騎兵在,就那種身高差,玩死他們蜀漢大軍了就。
所以這種事情不是諸葛亮計劃如何,而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雖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但仍然是差了一點,一個足以和張郃交手的名將,一支硬抗北方騎兵的悍卒。
至於王平和姜維,一個是官職太低,就算是諸葛孔明已經破格給了他一次次的提拔仍然是差的太嚴重。
他根本就搞不定這件事情不能服眾。
至於姜維,剛投降,你讓姜維這個剛投降的堵街亭,然後將魏延的生死交給他。
你信不信這邊魏延剛知道部署,下一刻他甩開兵馬就得跑。
那就不是斬馬謖了,那是斬魏延。
瘋了麼用一個剛剛投降,什麼都不知道的將領堵生死之路。
這豈不是瘋了?
至於最後一點,曹真和趙雲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不是趙雲本事並不大,一切都是曹真的將計就計?
說出這句話的人不單單是站在了上帝角度,還是直接給曹真開了掛。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個時代是三國,不是二戰。
他們是靠戰馬傳遞具體訊息的,不是靠電報啊。
從斜谷道祁山,這相當於什麼?
相當於從現在的寶雞乃至於西安跑到天水的距離。
這是大幾百裡,而且還是山路。
而戰馬平均的速度不過是二十里一小時,就算是換馬不換人也就是四十里左右。
四五百里一趟,往返近千里,難不成他們曹軍的兵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他們想要一趟往返,最起碼也是兩到三天。
曹真他是靠著什麼完美的掌控局面,還將計就計?
這是其一。
其二張郃雖然是地位在曹真之下,這一點沒得說。
但是他這一次可不是曹真派出去的,那是曹叡派出去的。
這倆壓根就是互不統屬,如果說曹真這一切都是將計就計,那麼過程就得是怎麼一個過程。曹叡將計劃和兵力部署告訴正在和趙雲交戰與斜谷道的曹真,然後曹真飛速做出反應之後將自己的應對一式三份。
第一份兒是郭淮的,第二份是曹叡的,第三份是張郃的。
然後張郃在勝利的同時,還有將自己的戰報飛速衝向了曹真,告訴他計劃成功了,可以反擊了。
這個時候曹真在飛速調動部署,然後搞定趙雲。
嗯....在三國,你覺得這麼玩他合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