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除了魏延,誰能夠在隴右郡出現問題之後,面對前後夾擊的狀態,還能保證帶著些許兵馬囫圇個的回來?

所以那個時候,魏延就根本抽不開身,所以他去不了。

那麼魏延不行,為什麼吳懿不行,難不成他就也被委以重任了?

這倒是沒有,雖然他去上圭和郭淮對砍呢,但有一說一,那裡並不是非他不可,因為諸葛亮也在那一路。

但,還是那句話,換你上你也不敢用。

不說不能用,是不敢用。

第一,吳懿是皇太后吳太后的哥哥,還是很親的那種。

你讓他去守街亭...他倒是不太可能和馬謖一樣不戰而逃,但他要是不逃,他戰死在那裡了。

諸葛亮這自降三級夠麼?

吳太后可不是劉禪親孃,有人要是在吳家叨唸叨唸,成都都得瘋了。

第二,吳懿是妥妥的外戚,而且還還有個兄弟叫做吳班,也是妥妥的高官,重號將軍。

你要是吳懿死了不好,他要是活了,他要是贏了...

就劉禪那個性格,這麼一個大號外戚杵在這裡這不是添亂嘛。

東西漢怎麼出的事兒,這記吃不記打麼?

所以在這種時候,用馬謖是錯,但你如果說用吳懿,那還不如用馬謖呢,你謀略也實在是高不到那裡去的。

同樣的這種特殊的情況在益州本土派系也有。

比如黃權和李恢兩個人。

首先就是,在夷陵之戰前,哪怕是他投降了,黃權的能力都是沒得挑的,他的忠誠也是不錯的。

最起碼他對於劉備是真得很有感情,很不錯了。

劉備對他也是同樣的道理。

而另一個人李恢,則因為他本身就是南中大族的身份,外加還有不少的功勞,比如坑了董和這個二愣子,比如勸降了馬超。

所以劉備剛剛立足於益州,顧不上南中的那種情況下,需要用李恢去幫助他鎮守壓制南中的各種混亂。所以,他們兩個一個是因為能力和品格,一個是因為利益,所以也算是得到了重用。

而其他人....嗯,不忠誠不積極不靠譜,不說也罷。

除了這四大派系之外,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派系,其他!

聽著這名字,多重要!

代表人物就是馬超馬岱王平等等。

這些人呢,進入劉備陣營在劉備進入益州之後,所以算不上東州派系,在益州和荊州更是沒有任何的力量,自然也不能算是這兩個派系的。

所以,統稱為其他。

而這四大派系加上其他,也就代表了劉備或者說蜀漢集團的一個“爭鬥”。

這個爭鬥其實並不是因為利益,或者說不僅僅是因為利益,更多的是他們的本質就是不一樣的。

首先就是原班人馬這些人,他們是有一個特性的,那就是他們和劉備一眼,很理想。

或者說,如果不是因為理想,不是因為信奉劉備心中的理想,如果不是和劉備一樣“可愛”的人很難在前期跟著劉備四處流浪。

而這群人得到劉備深愛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都是一群理想主義之人。

他們或許出身都不太好,最好的孫乾也不過就是鄭玄眾多弟子之中十分不出名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