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有兵權,而且轄區很大,尤其是東漢時期,所以哪怕是他的級別在九卿之下,但是論權利甚至在三公之上。

哎...這麼一看三公也挺可憐的。

當然了,尚書令和御史臺都有特權,那麼司隸校尉系統作為和那兩個同等的存在自然也得有一項特權的。

那就是可以當面指責三公及以下所有朝堂官員。

所以說,剛剛進入仕途的傢伙都想當九卿,混了一段日子之後的傢伙,則是想要當司隸校尉。

實在是當不上了,去討好一番也好啊。

啊,這麼一可能那些說袁紹在前期袁家不得寵如何如何,為了自己把袁家覆滅瞭如何如何的。

你們恐怕是不知道袁紹在袁家混的多麼好。

司隸校尉,給三個後將軍原本出也不換啊。

這三個體系的老大就是,尚書令,御史中丞,司隸校尉了。

他們三個也被當時戲稱之為京師三獨坐。

因為當他們三個合體的時候,他們還有一個特權。

那就是可以單獨跪坐在朝堂的一邊,其他人都去另一邊擠著去,你們還得站著!

而他們之所以這麼的特殊也是因為他們三個系統連線著另外的一種制度。

一種真正的實權制度,尚書檯制。

首先我們要知道尚書檯的出現,最開始就是為了幫助皇帝對抗丞相的。

雖然在我們看來,西漢時期的那群皇帝動輒就喜歡來一場到家的無為而治,但實際上當皇帝的就沒有不想大權獨攬的。

所以尚書檯設立的本身就是為了方便皇帝親政,乃至崛起的。

這,就是尚書檯制的前提。

之後,再說尚書檯的發展。

在西漢的時候,權利並不大,他們的職權真的就是單純的收斂朝臣們的尚書和釋出皇帝的命令製作成詔書。

那個時候的尚書檯是一個標準的工具人做派。

等到了西漢霍光時期,這件事情就開始了變化,因為他在自己的身上加上了一個東西。

那就是錄尚書事!這也是尚書檯開始掌權的開始,或者說權臣的開始。

錄尚書事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詔書,很明顯霍光並不希望天子對外發一道求救的詔書。

畢竟咱們霍光老兄也知道自己到底乾的那是個什麼事兒。

他雖然高呼自己絕對沒有謀權篡位之心,但是那麼多的前車之鑑,你讓霍光自己去換位思考一下試試?

他也受不了自己這麼一個權臣執掌朝政啊。

所以皇帝想得開那就是精通黃老之道,君臣相宜一代佳話。

但如果皇帝想不開呢,他如果想要掌權呢,他...媽耶,霍光突然發現自己成為了頭號大反派。

為了不讓天下諸侯將領帶兵集合然後過來討伐自己,所以他必須防患於未然。

那就是錄尚書事,然後控制皇帝釋出詔書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