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明:明朝的特色——錦衣衛篇(第2/4頁)
章節報錯
就老朱家的這個文化水平....嗯...說實話,你讓老朱家弄出來這個玩意,他們恐怕也是真的做不到的。
這玩意說到底得算在王安石的頭上,算是宋的特色。
而三廠一衛的組織也算是神奇了。
東廠,西廠,內行廠,外加錦衣衛,這算是將特務組織幹到了極致了。
但這也算不上大明的專屬特色了。
畢竟東廠,西廠,內行廠,不管你說他是皇權的眼神,還是臭名昭著,總之說到底就是宦官干政罷了。
論宦官,那還得看大唐。
那才是宦官的巔峰了。
至於錦衣衛倒是屬於皇帝親屬的暗衛組織。
不過這玩意,就算是再遠的咱不說,漢武帝時期的繡衣衛,曹操的校事府,孫權的刺奸屯,宋朝的皇城司,滿清也有粘杆處。
這都算是和錦衣衛一樣的組織。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除了皇城司之外,其他的權利和錦衣衛都是隻強不弱的。
就算是皇城司,也絕對算得上是半斤八兩。
和他們一比,錦衣衛真不行。
反倒是看上去最為平淡祥和的內閣,那是真的算是明朝特色了,專屬的東西。
這一點其他幾個朝代,都不行。
也算是老朱家對於趙宋王朝的分割糾纏制度有了一個迴旋的餘地,做出來的另一種改變了。
這就說一說這幾個特色,首先要說的就是錦衣衛,這個看著就是十分厲害,實則...真算不上什麼的一個組織。
首先,我們一說錦衣衛,拖了各種影視乃至野史的影響,那簡直就是如雷貫耳了。
而且在清朝給明朝編纂史書開始,這個詞的含義就不是那麼的好。
當然,和他在一起的還有東廠,後來還加上了西廠,最後還懟了一個內行廠出來。
總之也不是什麼好詞兒。
但,實際上這錦衣衛到底是幹什麼的?
錦衣暗衛遍佈天下,訊息挺通,皇權親管,繡春刀,錦衣服,那叫一個風光無限。
還有時候會將那東廠壓在腳下。
這些當然都是真的。
可這又不是是他的全部。
首先我們要知道錦衣衛他是很受皇權影響的。
不僅僅是他的地位,就算是他的職權職責,在不同的時期,那也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先說錦衣衛的來援,他們是出自朱元璋的親兵,當初在逐鹿中原勝利之後,朱元璋的親兵在洪武十五年的時候,成功搖身一變進化成為了錦衣衛。但,這裡我們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叫做錦衣衛!
這個衛不是護衛的衛,而是明朝的衛所制度下的衛。
所謂的衛所制度先不說其他,就人數上,一個衛也就是幾千人。
一般是五千人的標準,不過慢慢也會有所浮動,基本上會維持在五千到六千之間。
所以說,最開始的錦衣衛,也就是身份稍微特殊的一個衛所罷了,除了皇帝親兵這個身份之外。
像他們這種衛所,還有三百來個。
而他們在洪武年間開始,主要職責就是兩個。
護衛皇帝,負責儀仗!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是洪武皇帝朱元璋覺得,實在是有點浪費了。
作為一個善於利用一切資源的皇帝,我們的老朱便開始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京城之中負責一些特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