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就是單純的一部史書。

當然了,竹書紀年也是被人從墳頭子裡面挖出來的,還是西晉的時候就被挖出來了。

最開始的時候,它其實和正常的史書沒有什麼大區別,正好那個時候很多人都開始寫史了也就沒有人把這玩意當一回事兒。

畢竟相比較這裡面的玩意,那《魏略》才是真牛逼,子午谷就是魏略出來的東西。

除此之外,什麼劉禪走丟了被張魯收養了,什麼曹叡男女通吃,什麼江東風流韻事等等。

總之,那玩意就是一部八卦雜談,不過文筆著實不錯。而竹書紀年出現的時候,對於他的認知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史書,當然,他特殊的地方是編年體的史書。

而且那裡面也不是現在那些人說的,完全顛覆了儒家的史書,這就純屬扯淡了。

竹書紀年這也不是什麼奇特的玩意,上網其實看一看就能看到。

這東西很枯燥,畢竟是編年體嘛,但是裡面很多東西挺顛覆,但是其他的很多事情和史記上的記載也是聽一樣的。

沒有那麼的玄乎。

畢竟你要知道從西晉到現在,如果說他真的是完全顛覆儒家的史書,他九條命也留不到現在。

畢竟他連一個官方史書都算不上,還是從墳頭裡面挖出來的那種,我燒了他很難麼?

這個並不難...

相比較於竹書紀年,其實清華簡倒是挺有意思的。

這個據說是零六年的時候買到自己手中,最後送回了自己的母校從而流傳出來。

然後重新整理之後發現了這玩意其實也是一本史書。

但這兩本史書為啥現在這麼火,其實就是因為某些人抓住了他們的噱頭。

第一個就是他們成書時間的確很早,都比太史公的史記還要早的那種。

這兩本書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西。

玩歷史的其實也都知道這麼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那就是根據歷史邏輯來看,越早的東西也就是距離過去越接近,那麼他的可信度也是越真的。

所以那些人也自然就抓住了這一點好好的說了起來,直接將史記,司馬遷還有儒家聯絡到了一起之後就開始了。

司馬遷是個騙子,儒家都是大騙子,等等等等的吧。

畢竟想要吸引眼球嘛,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的存在,古人都是一群沒事兒騙騙騙的。

但其實如果真的去研究這件事情你就會發現,這個沒有什麼大問題。

因為我們要去追查他們的出處就可以很明白的發現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就是這些東西出身其實都是戰果,包括《史記》其實追根溯源也是奔著春秋戰國時期殺過去的。

其中戰國七雄之間也不是說他們就只是在沉默的戰鬥,他們也有自己的大事記錄的。

換而言之,他們同樣有各自的史書。

這竹書紀年就是為魏國的史書,至於現在的清華簡是什麼時候的?

說白了其實是楚國的史書。

而為什麼要說《史記》也能夠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史記》可不是司馬遷自己閉門造車憋出來的,那是參考了孔仲尼整理出來的尚書還有春秋等等這些東西。

這個東西,如果真的要算起來的話,那是魯國的文獻記載。

所以說這個東西根子上其實都是在那個時間段的。

而為什麼司馬遷選擇了儒家的尚書和春秋等等而不是選擇他們的史書,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司馬遷是儒家子弟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在秦國一統**之後,秦始皇為了防備六國後人死灰復燃,直接將六國的史書全部都收繳了起來,一把火給點了。

這一點便是司馬遷也說過,可恨始皇帝竟然如此行事,讓他竟然如此無奈?

同理,都已經這個地步了,司馬遷是怎麼做到了寫出來史記的,又是怎麼用的魯國史書?

亦或者說,向這種魏國,楚國乃至魯國的東西,是怎麼流傳到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