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趙禎不會真正的用他,就算是呂夷簡不死,他也不會一直堅挺的站在那個位置之上。

而范仲淹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這才用了這種仕林之中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喜歡的方式彈劾了那呂夷簡,讓大多數的官員士大夫對他有了十足的好感。

甚至於當初還是青年的歐陽修等人,更是直接將他奉為偶像,唯命是從!

所以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范仲淹完成了自己三部曲的最後一步,他的聲望達到了無可匹敵的巔峰了。

而第四次起復的時候,他就已經是,陝西都轉運使,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龍圖閣直學士,兼知延州!

俗稱,身穿紫袍的頂級官員了。

所以從這三個人的過程和結果你就能夠看到這噴子,或者說懟人,彈劾的境界了。

最下等就是代表著絕大多數噴子,甚至包括你我的陸游,越權且無人得利。

中等便是包拯的在其位謀其職,也就是那些讓人敬服的公司高管,他們俗稱對事不對人。

這種人,我們也不是沒有見過,或者說也有不少人在我們的周圍。

這種人或許就是我們的目標了。

至於最上等,那便是講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這大局放在一起,將權謀和口舌相結合。

這種人從古至今基本上也都活躍在仕途之中,同時這種人也是真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敬仰的存在了。

到這個時候,我們再說最後一個人,蘇軾。

至於為什麼將他拿出來,倒不是說他蘇軾的懟人有多麼的特殊,也不是說他蘇軾在這方面有什麼讓人驚豔的地方。

因為他真的是一個例外,這個例外讓他在聞風奏事的宋朝都差點沒了性命啊。

相比較於其他人,這個人在這方面的經歷其實才更加的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首先,蘇軾懟人彈劾的能力絕對是屬於下品的存在,他和陸游基本上就算在同一檔了。

那不但沒有人從中得到利益,最扯淡的是他還越權!他就是那種楞噴的。

可為什麼同樣都是楞噴,他比陸游都要悽慘,還悽慘那麼多?

這就要說到他的身份了。

陸游雖然也是宋朝的名人了,而且還是很出名的那種。

但是他的這種出名好蘇軾是完全不同的。

陸游的名在於身後,而蘇軾的強已經可以和李白並列了,作為宋朝大文豪,一等一的存在。

宋朝的蘇軾在文壇的地位毫無疑問可以說是兩千年來中,唯一一個可以和唐朝李白相對抗的存在了。

而他蘇軾懟人的技術就很厲害了,他直接寫詩去諷刺了當朝的皇帝宋神宗。

這就是他取禍的根源。

為什麼他寫一首詩就成了這個樣子?難不成這大宋寫詩還不對了?

寫詩當然可以,但是你蘇軾這麼寫詩你可就不行!

要知道蘇軾寫詩和蘇軾寫奏疏是完全不一樣的。

說的直白點,不管是誰的奏疏全部都是會放在皇家和官方的檔案館裡面的,這些東西是在修史書的時候才會看一看,但是基本上不會放入正牌史書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