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彷彿錯亂的宋時空——辛棄疾(第2/5頁)
章節報錯
李顯忠的評價更是“忠義歸朝,唯君第一”的存在,他就是個北歸的。
這歧視...說白了想多了。
那麼咱們現在說一說他為什麼不被重用。
說句不怕死的,那就是自己作的。
辛棄疾啊,他是一個牛人,但是他真不是一個完人,就他這個狗熊脾氣,那不是一般二般的能夠得罪人的。
什麼皇帝,上級,連自家朋友他都不放過。
如果就是性格有問題,他不被重用這事兒也就認了,那是南宋沒有容人之量。
但這個傢伙,貪婪到了貪汙的地步,殘酷堪稱酷吏,好色...風流吧!
這都是被人給錘死了的。
這個時候請不要說這是史書坑他,這玩意他自己都敢往自己的詞裡面寫,沒人冤枉他。
如果我們想要認識辛棄疾這個人的話,一定要明確一件事情。
他到底是一個文人豪俠還是一個官員?
這兩個有區別麼?
當然有區別,區別大了!
什麼是文人,提筆潑墨揮灑心中豪情化成詩詞歌賦的是文人,寫的特別豪邁壯闊的叫做文豪。
而什麼是官員,無論是為己還是為國,永遠都將利益放在心中,無論是國之利益還是己之利益都一樣,要放在自己的首位。
那麼這麼一區分的話,文人和官員的區別就出現了。
一個是豪情四射加上感性,越是文豪越是感性!
另一個就是極度的理智,如果不夠理智是不會在朝堂之中混下去的,也無法在朝堂之中走得足夠的長遠。
不管是海瑞這種暴脾氣,還是張居正這種隱藏級別大佬,亦或者是嚴嵩和珅這種貪官汙吏,他們的心中其實都是有著利益的。
這個利益可以使為了自己謀福利,也可以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謀生存,但他們有一個堅定的目標,然後為了這個目標一定會堅定的走下去。
不管前面是誰,那都是他們的敵人。
但辛棄疾不是,或者說包括陸游,乃至唐之李白杜甫這種都不是,他們才華橫溢,他們文采斐然這是事實。
但是他們心中激昂。
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靠著自己心中的感性和豪情才成為了大文豪,大詩人,大詞人。
所以一個感性的人碰到了一個理性的人,會是什麼後果?
再換一個問題,一個感性的人碰到了一個操蛋的時代,會是一個什麼模樣?你就看看陸游,這哥們就是一個感性的人,然後那罵娘罵的,都差點把自己罵沒了。
再往前走一走的蘇軾,這傢伙的烏臺詩案....嗯,也是個狠人。
所以被稱之為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他能夠理性到哪裡去,他已經是在感性的道路上一飛沖天了。
他二十五歲就直接將自己的兵法《美芹十論》送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大宋官家那裡去。
如果僅僅是遞交兵法也就算了,他還在遞交兵法的時候,直接當眾質疑了自家皇帝的決斷力和用人之力。
啊....優秀!
就這,宋孝宗丟他也沒有趕盡殺絕,雖然讓他很沒面子,但仍然是讓他忍了下來。
之後還讓他去平定叛亂,也算是給了他機會。
然後在辛棄疾創立飛虎軍的時候,宋孝宗就親自下令告訴了辛棄疾,你等一等。
然後這個傢伙可能是想到了岳飛的下場,然後直接把皇帝給的金子令牌給藏起來了!
在之後....加油加油,加把勁兒啊....
就這種行為,你換到現在你試試,你換到什麼時候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