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宋的將與相——范仲淹(二)(第1/4頁)
章節報錯
富弼比範文正小了整整十五歲之多,可以說范仲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前輩了。
而作為前輩,直接給出富弼一個王佐之才的評價,說實話也是很誇張了。
但,就是這麼一句評價,讓富弼為范仲淹衝鋒陷陣了一輩子。
三十八歲的時候,范仲淹的母親謝氏病故了,他辭官回鄉,為母親守孝。
也就是這件事情改變了他日後的人生軌跡,改變了他的一切。
因為他遇到了他人生之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貴人。
那個寫下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的男人,北宋名相,臨川人鼴鼠....不是,晏殊!
晏殊與范仲淹的相遇就是最現實的造化弄人,同樣這件事情也應該讓所有抱怨爹不行的傢伙好好了解一下他們。
三十六歲的晏殊遇到了三十八歲的范仲淹。
此時三十八歲的范仲淹啥也不是,而三十六歲的晏殊已經幹到了“宰相”的位置了。
甚至都已經被人一腳踹下去了!
可以說,就在應天的風雪交加之下,一個守孝的小官兒,一個被貶斥的宰輔,就這麼一見如故了。
然後范仲淹就被局見到了應天書院當書院主管。
之前應天書院的地位已經說過了,這相當於國內頂尖兒大學的校長,這是要命的。
而且那還是在文人治國的北宋,這個位置更加的重要。
雖然地位不高,但是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在這裡可是相當容易去培植自己的“黨羽”。
就比如北宋理學先驅,大儒孫復,也是那四朝宰輔文彥博的恩師,此時就是這應天書院的一名學子罷了。
而孫復還只是其中之一,在應天書院可是有著眾多大能存在。
後世之中的應天學子,王堯臣,富弼,王安石,歐陽修,曾鞏,張載,石介等等。
這都是名鎮一方的存在!
兩年之後,四十歲的范仲淹終於能夠再次回到仕途之中了,而這個時候晏殊更是迴轉朝堂之中再次成為朝中大佬!
當然晏殊也沒有忘記范仲淹這個小兄弟,親自給他舉薦。
讓他可以隨侍天子!
這官職就大概是皇帝的秘書了,可以說是皇帝的心腹之一了。
而且這朝中或多或少也有很多的規矩,而范仲淹所在的位置,在當初的朝中基本可以相當於朝中預備宰輔之一了。
雖然路還很長,但是這卻是最好走的一條。
按照我們的想法,都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范仲淹老老實實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有晏殊在上面為他撐腰張目。
有應天書院主管的經歷為他做名望墊腳石。
胸中還有極高的才華。
只有他蟄伏數年的時間,他就可以老老實實的走到那個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位置。
可.....那畢竟是范仲淹啊。
他是絕對不可能去做一個老老實實的清貴官員,這個傢伙野得很!
天聖七年,范仲淹直接將矛頭對準了當時風光無限的劉太后,讓他還政陛下,然後滾...回到自己的後宮之中去。
劉太后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