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宋甲,是真的不錯。

而且這宋朝的兵源,單單從質量上說,他恐怕要比唐朝的質量還要好。

因為北宋是標準的募兵制度,說的直白點就是專業士卒,這是職業的。

而唐朝的兵制都是府兵制,也就是半民兵制度,他們可的確是高出來了不少的。

這麼說也不是因為吹噓或者單純的看什麼資料啊,論文啊。

現在出土的鎧甲和圖紙圖錄並不少,一比一根據文獻和圖錄複製鎧甲並不是什麼難事兒。

複製出來的宋甲你如果親身感受一下,你就會明白,那是真的重。

而且還真的是全覆蓋!

就鎧甲這種玩意,他也是有發展史的,老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在服裝道具這塊那做的就是相當的驚喜。

就說這鎧甲,那個時候是漢代的扎甲魚鱗。

也就是在人的前胸心腹,還有後背披上魚鱗甲冑,這個玩意就很像一個....馬夾。

之後到了魏晉時期,士卒們發現了,這男人還有一個要害,不能忘了他,所以在扎甲魚鱗的前提之下加上了一個裙甲。

護住了自己的要害之地。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甲冑就更加的精密了,不但兜鍪這些防護部位更加的多了。

魚鱗甲也直接進化成為了明光甲。

而明光甲說的是他的工藝技術,至於他的甲冑防護則是更加的充足了。

兜鍪,護頸,明光甲,儒袍,束甲絆,活舌,護臂,腿甲這都已經被組合了起來。

等到了唐甲的時期,那就更加的華麗了。

同時也加大了下半身的防禦,同時增加了披膊保護肩膀。

但這玩意在防護上他的確是有那麼一點點的華而不實的感覺,所以在宋代鎧甲進行了又一輪的改變。

這一次,他摒棄了那華而不實,並且將宋甲真正的發揮到了大成境地。

宋甲也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山字甲!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玩意不是將領專享,或者說鎧甲從誕生的那一刻就不是屬於將領的東西。

在漢朝生產力如此低下的情況,他都能夠做到鐵甲佔比四成之多,更不要說是其他的朝代了。

從漢朝開始,甲冑覆蓋率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料,到了宋朝,在強大的財政支援之下。

宋朝做到了人手一件山字甲的地步。

嗯...你是不是覺得這麼一聽,哎呀,這大宋計程車卒這麼好呢?

那大宋怎麼還這麼扯淡?

對呀,大宋對士卒就是這麼的好,人手一件山字甲,就算是不懂經濟,去網上隨便查查山字甲你也能看得出來這玩意不便宜。

所以當這種制度出現之後就會發生什麼?

我虛報一名士卒我就多掙一件甲冑,我多掙一套甲冑,我轉手一賣我就能多上百兩甚至幾百兩的銀子...這麼一看,你是不是就能夠明白了為啥宋兵有著最好的募兵制度,有著最好的裝備兵器,但就是慫的讓人不敢相信了。

當然了,對於這些除了理論依據這些枯燥的東西,稍微動動腦子也是能夠想的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