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鬼的請求(第1/6頁)
章節報錯
陳光年已經知道了這個人是誰,或者從一開始他就知道了這個人是誰。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偉人,有人說明朝的偉人是陽明先生王守仁,有人說是思想先區黃宗羲先生,也有人說是悲情天才唐順之。
而陳光年則是覺得,如果非要說有這麼一個人的話,那就應該是張居正。
這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柿子要挑軟的捏。
什麼劣紳土豪,什麼官吏將校,什麼朝堂公卿,什麼宦官皇帝。
這天下的人,哪個還有不欺負百姓的呢,因為他們好欺負啊,以為他們就像是那海綿裡的水,你努努力終歸還是有的。
因為他們好滿足啊,只要你給他們吃上一口飯,你就是他們的恩人。
你若是讓他們吃上了飽飯,那你就是聖人。
他們不在乎別人得到了多少,他們沒有見識,沒有本事,他們單純的就只知道一件事情,努力的活下去。
這種人,他被所有人欺負。
這天下罕有能夠為了百姓而得罪天下士紳權貴的人,便是那大明太祖,他也沒有做到。
海瑞一身正氣,他卻鬱郁不得志也。
于謙滿頭華髮落了個壯志未酬。
唯有張居正,唯有張太嶽,他近乎於走到了天下權利的巔峰之處,擋在了所有的百姓面前向天下權貴,宣戰了!
十年,他為了這十年,他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去拼搏,去苟且。
眾人罵他任人唯親,眾人辱他拉幫結派,眾人欺他苟且偷生,殊不知他只要十年。
為了這十年,他被抄家滅族,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
為了這十年,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
為了這十年,他五十歲的時候便如同七八十歲的老叟一般蒼老難行。
為了這十年,長子張敬修在獄中受到嚴刑拷打,憤憤不平中留下絕命書自殺。
次子張嗣修,張居正去世之後的第二年,他被髮配充軍到苦寒之地,此後情況不明。
曾經高中狀元的三子張懋修,最後兩次自盡未能成功之後被髮配充軍。
武將出身的四子張簡修,直接被貶為平民一無所有。
最好的是幼子張允修,他隻身逃亡,流離失所。
面對這一切,陳光年只問了他一句話。
“你,後悔麼?”
“當年,其實老夫是有機會急流勇退的,老夫也真的想要退下去的,但是那個時候一條鞭法正在關鍵時刻。
若是就那麼退了,老夫害怕啊。
雖然老夫知道,當老夫死了,或許這也會成為虛妄。
但是老夫還是想要試一試,陛下年幼,他的教導是老夫一手教出來的,老夫覺得....
罷了,說這些也沒有用處了。
若是還能再來一次,老夫已經會對陛下好一些,一定會對他再好一些,這樣或許就能夠將那大明保住了。
你要記住,這天下,只有那至高無上之人,才能真的去做這些。
其他人,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