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耍脾氣,會瞎折騰,也會力挽狂瀾,也會撥亂反正。

可以說,除了那兩個極度昏聵的昏君英宗和崇禎,還有那個極度自私和聰明的嘉靖之外,朱見深和其他皇帝在內在是一樣的,甚至他更加的標準幾分。

先不否定的一件事情,成化那是真的亂,這個亂不僅僅提現到內外百姓,他也體現在這個朝代那當真是什麼神仙妖魔都竄出來了。

可讓我對他感興趣的原因是,他的前任是一手炮製了土木堡之變,坑殺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

他的後代是一手開出來了弘治中興,將大明再次轉危為安,續了命的明孝宗朱佑樘。

他在位足足二十三年,如果說這二十三年就真的是一塌糊塗道最後,那朱佑樘也真的沒有這個本事做到那一步。

他不可能就真的那麼簡單,一下子從谷底再次幹回了小巔峰。

所以在仔細的瞭解了成化之後,我感覺他可以這麼評價。

撥亂反正,知人善任,勵精圖治,貪圖享受的普通人。

其實這些也並不難看出來,撥亂反正就不用說了,單單為于謙平反,恢復了他叔父朱祁鈺的地位這一點就足夠了。

他爹給他留下的爛攤子實在是太過分了。

于謙好不容易將本來剛剛開始渾濁糜爛的官場給弄得清明瞭起來,他爹上位就給他一杆子全都撂倒了。

而朱見深上位之後立刻為于謙平反冤案,然後將其子召回繼續受任,最後將當年被于謙牽連的那些人再次召回,大量的啟用他們。

要知道于謙可是兵部尚書,他所牽連的並不是文官,而是大量的將領,在北京保衛戰拼死征戰並且立下功勞的將領。

尤其是他的叔叔景泰帝朱祁鈺,說真的他對朱祁鈺做的這些事情,當真是算得上以德報怨了。

畢竟當年他皇太子的位置就是沒在他叔叔手裡了,憑良心說他就算是死活不給他叔叔恢復地位那也是沒人可以說什麼的。

可朱見深還是做了。

說他寬厚仁義也算是說得過去的,而且在對待于謙留下的遺產之時,也是用了很多。

你不得不承認,于謙當年定下來的團營制度是非常適合那個時候的明朝。

恢復了冤案,重新啟用了政策,這說他一聲撥亂反正那也是值得的。

至於知人善任自然也不用多說的。

成化一朝二十三年是真的出現過不少名臣的。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名將王越,連中三元,高居大明首輔的商輅,還有就是那位雨化田的原型,西廠廠公汪直了。

作為一名宦官,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就能夠執掌西廠威名赫赫,威壓四方,讓眾人不敢抬頭。

能力不能力的先放在一邊,最重要的是這個傢伙真的受寵啊。

可作為一個宦官,他這麼受寵是對的麼?

如果放在了汪直的身上,或許還真的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