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有雄心,而且很有雄心,可他的雄心最後就只是換來了一地雞毛。

這就是為什麼在說他之前我接連繼續說了姚廣孝,馬皇后和陳友諒。

因為你們從他們的身上去將目光轉到朱祁鎮這裡,你大概就能夠明白這裡面的問題在哪裡了。

很多人說過,如果把你們放在朱祁鎮的位置上,或許你們不會叫門,或許你們不會和他們那麼的丟人,或許你們不會如何如何。

但說到底,你們可能也是逃不了這土木堡之敗,可能你們失敗的稍微好一些,不至於直接把局面打崩。

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們對後面的歷史一無所知。

首先說雄心,對於這個敢於出兵和對方死磕把自己磕死了的傢伙,我感覺他比嘉靖好點,畢竟嘉靖在韃靼都打到家門口了,他都不敢迎敵。

這點熊心上他還是靠譜的。

但也就是這個了,有點人性,有點雄心,失敗了就是個情商高,有雄心,還是個好人。

既然誇完了那麼剩下的就是說為什麼說他朱祁鎮的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土木堡(pu)之變是大明從極盛時期直接幹到差點崩盤的最大事件,幾十萬精銳折戟勳貴基本玩完了,皇帝都被俘虜了,還帶到城門下面去叫門。

如果不是那個時候還有個于謙於少保抗住了,那大明到那一代也就可以結束了。

這也就是為啥他比崇禎名聲還臭直接墊底的原因了。

崇禎上臺那已經是大廈將傾,狼煙四起了,而他朱祁鎮接手的基本盤那叫一個好,那叫一個堅固結實,文武名臣名將可是當真不少,讓他糟蹋成這個樣子, 不臭他臭誰?

不過你如果有一天試著去進入朱祁鎮的視角之後你就會發現另一個事情。

那就是言官諫官的重要性了。

他朱祁鎮就是缺少了這麼一個人。

土木堡之變說到底就是輕敵罷了,他明軍的實力雖然有所縮水但仍然佔據足夠的優勢,而瓦剌雖然緩過勁兒來,但仍然還是有所不足。

如果不是極度的輕敵,土木堡也不會打的這麼悽慘。

可他朱祁鎮輕敵應不應該?

那太應該了,換誰誰也輕敵,因為他對陣的可是瓦剌啊。

那是被他們老朱家打得和三孫子一樣的瓦剌,不說別的,這幫人被他朱祁鎮的老祖宗朱元璋趕出中原之後,又被自己的曾祖父朱棣吊打了一次又一次。

最後好不容易緩了一口氣兒然後被自己的親爹朱瞻基錘的生死兩難。

作為他大明王朝的鄰居,被他們老朱家四代人錘了三次不對,不止三次。

錘了好多次,當經驗寶寶一樣生錘。

被四代人摁在地上摩擦了足足六十年,換成是咱們,咱們心裡是個什麼態度,這不就是被隨便欺負的麼?

畢竟如果你們村裡有這麼一個讓你們家世世代代摁在地上摩擦的鄰居,你也不會去在意。

而這裡面唯一的機會,唯一的一個改變朱祁鎮的可能就是諫官,告訴朱祁鎮這瓦剌已經是非同以往了。

可很不幸,當時的朱祁鎮,他身邊還真的就沒有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