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豫州局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豫州。
自上古之時,便是九州之一。
東漢時期,經過新莽之亂,豫州民生凋敝。
光武帝有感於此,遂擴大豫州,將其劃分為潁川郡、汝南郡兩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四國,共有九十七縣。
直至漢靈帝年間。黃巾之亂。
豫州當地,有兩支黃巾軍實力強大,其一乃是潁川郡黃巾軍,首領波才;其二是汝南郡黃巾軍,首領彭脫。
當時,這兩支兵馬,聚眾數十萬,縱橫中原,攻城拔寨,十分厲害。
之後,幸得皇甫嵩、朱儁、曹操、傅燮等朝廷大將征討,終於把黃巾軍主力擊破,豫州最終回到了漢室的掌控當中。
然而,靈帝駕崩之後。
朝中十常侍和大將軍何進爭權,導致董卓入主京師,進而天下群雄討董,各地頓時崩潰。
在豫州當地。
黃巾軍的餘黨紛紛崛起。
其中一支是波才的部眾,首領名喚王慶;另一支則是彭脫的部眾,首領叫做李自成。
先說這王慶。
王慶本是世家子弟出身,然而幼時家道中落,無奈流落江湖。
二十歲時,他得到了黃巾軍大將波才的看中,把義女段三娘嫁給了他。
之後,王慶憑藉段三娘與波才的關係,一步步成為了黃巾軍中的大將。他為人豪爽,知人善用,得到了諸多猛將支援。
此時,他麾下有李助、李懹、杜壆、縻勝、酆泰、袁朗、滕戡、滕戣、馬勁、馬勥、柳元十一員大將,並兵馬五萬,聲勢浩大,割據在潁川郡一帶。
再說李自成。
李自成此人的履歷相對簡單。
他本就是黃巾徒眾,跟隨表兄高迎祥成為了彭脫的部屬。
後來,彭脫被皇甫嵩擊敗,高迎祥也死在了戰場上,於是,李自成便率領殘兵敗將遁逃深山,慢慢積蓄力量,準備東山再起。
待到董卓作亂,群雄割據之後。
李自成認為時機已到,便率部攻打汝南,奪取全境,成為了自己的根據地,隨後便四面出擊,攻城掠地,漸漸成為了豫州黃巾軍名義上的領袖。
此時此刻,李自成的麾下,有他的親信大將牛金星、宋獻策、李過、李來亨、劉宗敏、田見秀、劉光亮、羅汝才、賀人龍、李巖、紅娘子等;還收納了廖化、周倉、裴元紹、杜遠、劉闢、龔都等黃巾部眾,共有十三萬人,聲勢浩大,獨霸一方。
不過,雖然豫州黃巾軍勢大,但是漢軍力量也是不弱。
在豫州陳國,陳王劉寵統兵十萬,與黃巾軍互相抗衡對峙。
劉寵,乃是漢明帝劉莊玄孫,陳敬王劉羨曾孫,陳頃王劉崇之孫,陳孝王劉承之子,陳國第六位國君。
他勇猛過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在其父劉承死後,繼承陳王爵位。
中平年間,黃巾軍起義,郡縣官兵都棄城逃走,劉寵於是徵兵自守衛。
當時,天下饑荒,諸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賦,反屢遭搶掠,有的甚至流離在外,死於荒野。只有陳國仍很富強,鄰郡百姓紛紛前去投靠,陳國擁有部眾達十餘萬人。
後至初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