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背靠群山,易守難攻,只有一個出入通道。

鮮卑人佔領遼西郡後,便將此地設定為運輸糧草的中轉站。

而拓跋氏大軍進入北平郡,準備與公孫瓚開戰,進行後勤物資準備時,這裡的地位則更加重要。

於是,拓跋珪在此地安排了自己的親信——斛律氏駐守。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斛律氏,是鮮卑族當中極其古老的氏族,從古至今便生活於敕勒川當中。

在檀石槐當政時期,鮮卑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草原帝國。

而在草原帝國當中,有一支極其強大的騎兵隊伍,這支騎兵皆穿著輕甲,手持彎刀,揹負長弓,縱橫大漠,行進如飛。

他們弓術超群,箭法精湛,因此也有了一個響亮的稱號——落雕輕騎。

落雕輕騎最強盛時,曾經擁有兵馬近六千人,他們跟隨在檀石槐左右,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草原部落——擊破北匈奴、掃滅南匈奴、驅逐鐵弗匈奴、威壓烏桓人……

一樁樁一件件,皆有落雕輕騎的功勞。

而落雕輕騎當中,很大一部分兵馬,都來自於敕勒川上的斛律氏部族當中。

因此,久而久之,斛律氏在鮮卑族當中,便成為了善騎射部落的代名詞。

自從檀石槐死後,拓跋氏便看中了斛律氏的潛力。

由拓跋什翼犍開始,拓跋氏著力結交斛律氏首領斛律金,得到了他的效忠,為他在北方大漠訓練騎射部隊。

此時,南征在即,拓跋珪便將斛律金、斛律羨、斛律光這三位斛律氏的強者調來,同時隨他們一起進入幽州的還有三千落雕輕騎。

來到北平郡後,作為拓跋珪的秘密武器,斛律氏和三千落雕輕騎被安排在磐石塞轉運糧草,但是好巧不巧,運輸糧草的邢巒被生擒,斛律氏的秘密也就此暴露。

這一日。

天過傍晚。

倦鳥相繼飛回林中。

磐石塞內,一支支通紅的火把紛紛點亮。

此時,隱隱約約傳來馬蹄轟鳴聲,由西面往東,一支騎兵靠近了磐石塞的大門。

“什麼人!”

塞門上方,哨塔中的一名鮮卑士兵用鮮卑語高聲喝道。

“我們是拓跋宏將軍的兵馬,前來接收糧草!”

塞外,那支騎兵當中,有一人也用鮮卑語應答。

“拓跋宏將軍?我等未曾聽說今日有兵馬來押運糧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