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冉閔聽聞秦明之言,正好說中他心中所想,於是微微一笑,正要開口讓秦明提兵至幷州問罪,但是又有一道聲音響起:

“主公,萬萬不可!”

一聽此人言語,冉閔眼中不可察覺的殺機一閃而過。

果然,說話之人又是李農。

自冉閔統一整合黑山軍之後,他與李農這對原本親密的戰友漸漸疏遠。

冉閔擔心李農擁兵自重,常常進行打壓,而李農麾下眾人不服,也在李農身邊挑撥,慢慢的兩人的關係便變得極其微妙。

尤其是前些日子,李農招募了兩位猛將,一位喚作紀安邦,一位喚作東方雄,又稱鐵方梁;這二位武藝超群,冠絕黑山諸將,冉閔聽說之後,更加忌憚。

所以,此番冉閔見李農又在出言反對自己,心中的殺機幾乎按耐不住,立刻就要爆發。

此時,李農起身,開口說道:“如今袁紹派大將陳兵十萬與我軍對峙,情勢十分危急,如果再惹怒了呂布,我軍將陷入進退兩難之局,那時雙線開戰,我等該如何應對?請主公三思!”

冉閔冷著臉,問道:“依你之見,當如何?”

李農回答說:“臣以為,以晁蓋為引,與呂布講和,邀請呂布北上攻克公孫瓚,使公孫瓚無法南下,我等騰出北面守軍,和主力夾擊薛仁貴,則可敗袁紹也!”

聽了李農之言,冉閔神色一陣變幻,他覺得這話不錯,但是這是李農提出,下意識的,冉閔不想採納。

在議事廳中,冉閔來回踱步,他沉吟片刻,最終下定決心,說道:“秦明何在?”

“末將在!”

秦明見冉閔呼喚,昂首挺胸而出,拱手聽令。

冉閔說:“你點本部五千兵馬,前往幷州,與呂布交涉,讓他知道我們的厲害,逼他獻出晁蓋,此事便既往不咎。”

秦明聞言,頓時大喜,當即口稱遵命而去。

李農見狀,臉色一變,他深深看了一眼冉閔,心頭嘆氣,旋即轉身回到自己的座位當中。

經此一事,他與冉閔的同袍之情也算是徹底斷了。

……

幷州。

邊境,上艾城。

此處隸屬於太原郡,乃是幷州與冀州的交界之地。

自從呂布重新制定軍隊序列之後,每個月馬軍五營都會在邊境輪換。

這個月正好是狄青的神鋒營在此駐紮。

而經過了前幾日晁蓋來投之事後,狄青知道冉閔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在邊境多多佈置斥候,隨時探聽冀州訊息。

果然,沒過幾天,斥候回報:“冀州方面有大軍運動,朝幷州邊關壓迫而來。”

狄青聽說後,立刻把麾下副將趙雲、狄雷、嚴成方召來,各自分配了兵馬,佈置了任務,諸將領命,紛紛下去準備不提。

再說冀州方面。

曾頭市兵馬駐紮邊界。

這一日,快馬來報,說冉閔援軍到達。

曾弄聞言,當即點起兵馬迎接。

不多時,一片旌旗捲起,秦明、鄧飛、馬麟率領五千兵馬緩緩而至。

秦明和曾弄相熟,兩人都是冉閔的親信,相見之後,自然是一番噓寒問暖。

寒暄完畢,秦明問起呂布軍虛實,曾塗倍言趙雲厲害。

秦明聞之,哈哈大笑說道:“賢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我今日到此,就要會一會那勞什子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