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聽到這裡,呂布哈哈大笑。

他指著狄仁傑說:“沒想到先生未加入我軍,便已經為我招募了兩位勇士,呂布在此謝過了!”

說著,呂布站起身來,朝著狄仁傑拱手稱謝。

狄仁傑謙虛說:“溫侯自回到幷州,掃蕩宵小,驅除賊寇,還幷州太平,在下心中早就仰慕,今日能為溫侯做事,自然是盡心盡力了。”

“好!”

呂布點點頭,心裡對狄仁傑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當即,他讓李光弼、李楷固帶著匈奴騎兵依舊回到朔方鎮守,給他們一個馬軍編制,稱為“歸義營”。

而狄仁傑則留在了晉陽,與李泌一起,擔任王猛的副手,處理幷州刑律方面的事務。

自此,幷州上下渾然一體,不僅是漢人百姓,就連周邊的異族也紛紛投靠在了呂布的麾下。

……

這段時間裡。

在幷州欣欣向榮的同時。

旁邊的冀州卻隱隱在發生巨大的變故。

冀州,常山國。

黑山軍盤踞的莽莽群山之內。

一座地處偏僻的山寨當中。

之前的“托塔天王”,如今的“大力王”晁蓋,正一碗接著一碗的喝著悶酒。

他臉色潮紅,雙目佈滿血絲,眼神當中盡是不甘和不忿之色。

吱呀……

房門輕輕開啟,幾道人影走了進來。

他們來到晁蓋面前,突然跪倒在地,口中叫道:“哥哥!”

聽到聲音,晁蓋緩緩抬頭。

目光所及,便是跪在地上的六位生死兄弟——智多星吳用、赤發鬼劉唐、撲天雕李應、催命判官李立、母夜叉孫二孃、菜園子張青。

“你們來了。”

晁蓋猛灌了一口酒,示意眾人起身。

眾人在桌前坐下,謀士吳用皺著眉,問道:“哥哥,你怎麼在這裡喝起悶酒來了?”

“唉!”

聽到吳用相問,晁蓋重重嘆息一聲。

原來,這晁蓋本是冀州七星山的賊寇,他與另外六位頭領,在山中結義,招兵買馬,殺富濟貧,好不厲害。

但是前幾日,袁紹以薛仁貴為將,坐鎮真定,目的就是掃蕩各路賊寇,打壓黑山軍冉閔的勢力。

這袁紹和冉閔神仙鬥法,晁蓋這樣的小山寨自然遭殃,他的兵馬在薛仁貴的攻勢下土崩瓦解,無奈,只有投奔冉閔。

但是,冉閔軍中派系複雜,有以冉閔為主冀州豪強派,還有以副統領張燕為主的舊黃巾軍派系。

晁蓋處在兩派之間,勢力弱小,自然是沒什麼用處,於是便被冉閔扔在一旁,冷落了下來。

想到這裡,晁蓋心中萬分鬱悶。

他千里迢迢來投,為了避嫌,還把自己的綽號由“托塔天王”改為“大力王”(因為冉閔綽號“天王”),可沒想到冉閔這般不重視自己,晁蓋心中的憋屈和羞惱終於達到臨界點,無處發洩的他,只有在房間裡喝起悶酒來。

聽罷晁蓋的話,吳用手捻鬍鬚,思索了片刻,他對晁蓋說:“哥哥,俗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既然他冉閔冷落我等,我等不如投奔他處?”

“去投哪裡?”晁蓋問。

吳用微微一笑,用手沾著酒水,在桌子上寫了兩個字——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