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大漢君臣的態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景帝劉啟心中同樣希望,透過北方邊郡戰事,能培養出一批能征善戰的將軍,跟一批能征善戰的校尉!
“至於,和親匈奴……“
突然劉啟想到了林楓所寫的那首《詠吏》,沉默了!
殿內重臣也跟道沉默了,那首詩前半闕,諷刺朝庭主張和親的政策,雖然和親派毫不在意,但是後半闕,確是讓人沉默了不敢出聲, 誰也不想因此在青吏上留下罵名!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見到殿內群臣不說話,良久劉啟輕吟道,殿內重臣的臉色微微抽搐,和親派的大臣更是低下了頭!
女人對於這個時代,非常悲哀,因為現在真的沒幾人把女人當一回事,對於朝庭重臣來說,公主不過是和親的工具,保障大漢安寧的籌碼!
但現在被人如此直白的諷刺挖苦,就算眾人的臉皮已經錘鍊得刀槍不入,可是此時面色上也有些掛不住!
劉啟坦然一笑,神色平淡的繼續輕吟道:“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衛館悄然看了眼眾人,苦澀抬頭,高舉玉笏道:“陛下,匈奴敗退,我大漢何須在議和親,臣以為直接回絕!”
“不錯,匈奴言而無信,就算是和親下嫁公主,匈奴依然侵擾大漢邊郡,此時北方十數萬大軍屯邊,何須在忌憚匈奴!“御使大夫劉舍起身行禮後,高舉玉笏,朗聲道!
魏其侯竇嬰也跟著起身出列:“陛下,臣以為林楓說的在理,和平是依靠絕對的實力,而不是透過和親!“
“匈奴跋扈,屢屢侵擾邊郡,此次更是肆無忌憚的攻入甘泉宮下,這場恥辱豈能是依靠著和親就能化解干戈?“
劉啟握緊了雙拳,眾臣面色憤怒,烽火照甘泉乃奇恥大辱!
“如今匈奴退去,可是依靠著和親換取來的安寧?”竇嬰轉身望著殿內群臣,肅然道“非也!是我大漢十數萬大軍浴血廝殺,才逼迫匈奴低頭,是雲中太守李廣率領八千鐵騎,深入匈奴境,讓匈奴苦不堪言,這才退兵,現在豈能讓匈奴繼續囂張跋扈?“
隨之回身,高舉玉笏,朗身道:”陛下,臣以為,大漢的和平,安寧應當由大漢將士去奪取,而非靠著大漢女子的遠嫁!”
轟隆!劉啟只覺得腦袋裡炸了一下,瞬間渾身熱血沸騰,可剛要開口,確見郎中令周仁站了起來,頓時面色露驚訝之色,其他人也是如此!
周仁並未理會眾人,出列低頭拱手行禮之後,就將自己手中的玉笏高舉,面色肅穆的說道:“陛下!”
“臣認為,和親只會讓異族覺著大漢軟弱可欺,甚至得寸進尺,而刀槍卻能讓他們清醒,也只有刀槍才能讓他們真正的害怕!“
“所以,右署中郎將林楓說大漢榮耀的該由大漢將士來守護,臣深以為然。和親之事,臣以為當棄之!”
說完,周仁在次躬身行禮,大聲道: “我大漢男兒,從不畏懼異族!臣建言,拒絕和親!”
“臣附議“
“臣附議!”從來不在庭議發言的郎中令,發言之後,又有數位將領,大臣站出,附和道。
其他的官員,見幾位重臣都反對和親,頓時也跟著站了起來,好似宣誓一般附和道。
殿內唯獨只剩下,許昌等少數和親派沒動,而是默然呆坐在那裡!
爭鬥便爭鬥,但在這等時候,爭端就該丟在一邊,莊青翟一直以來是堅定的和親派,不過此時他確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意氣飛揚,隨之嘆了口氣,起身道:“男兒從不畏懼異族,當熱血縱馬馳聘沙場!“
“陛下!”丞相衛綰,竇嬰等人回頭詫異的望了莊青翟一眼後,轉身行禮。
這是逼迫皇帝做決斷。但劉啟卻笑了起來。
“卿等的拳拳之心朕盡知。“劉啟站起身,望著眾臣肅然道:“大漢的榮耀當由大漢男兒來守護,而非女子!”
隨之雙眼居高臨下,俯視眾人斬釘截鐵的道:“告訴匈奴使者……大漢不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