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十,左谷蠡王伊稚斜率領兩萬鐵騎出現在了馬邑!

這是距離匈奴前鋒慘敗後的第二日,馬邑戰場還沒恢復到先前的安靜狀態,就在一次被打破了平靜!

踏在未乾的血跡,望著滿地屍橫遍野的前鋒廢墟大營,所有匈奴都憤怒難忍,雙眼通紅,這是赤裸裸的挑釁!

不過,伊稚斜並沒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使終保持著冷靜,他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也有些震撼,沒想到如綿羊一般漢人居然還有如些膽量!

巡視一遍後,伊稚斜令人清理了廢墟,焚燒了屍骸,頓時讓前鋒廢墟大營顯得乾淨了很多,隨後伊稚斜留下了五千兵馬安營紮寨,自已則是率兵奔向十里外的馬邑城!

匈奴離馬邑還有二十里時,馬邑城內守軍就已經得到訊息,等到左谷蠡王伊稚斜率領大軍抵達馬邑城外,城上的守軍早以恭侯多時!

左谷蠡王伊稚斜率領的一萬五千大軍,在馬邑城下襬開了陣勢,望著黑壓壓的一片,確時挺嚇唬人的,只是他小覷了馬邑守軍!

如果是其他小城,確是能讓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心理戰得逞,但是馬邑先後兩次擊敗匈奴,斬殺數千人,早就讓守軍熱血澎湃,殺敵情緒高昂,自然不會被唬嚇到。

而且,當匈奴退兵後,縣令董浩,縣尉田豐就知道,匈奴會大軍壓境,讓城內的百姓跟隨林楓退到了埒縣,他們也做好了殊死一戰的準備!

望著城上嚴正以待的漢軍,左谷蠡王伊稚斜也變得頓重起來,沉默許久,伊稚斜揮手,身後頓時有一個千人隊如同狂風般的衝向了馬邑城。

不愧是匈奴人的精銳,那怕是衝鋒陷陣,整支隊伍不見絲毫混亂,千騎疾衝佇列整齊,好像一個人在衝鋒一般,手中的彎刀在日光下寒光閃爍!

但是城下的陷阱,不但阻擋了匈奴騎兵的速度,而且也讓左谷蠡王伊稚斜的試探,剛剛開始就折損了數十騎!

但伊稚斜確沒有下令撤退,就算第一波攻城失敗,他也要弄清楚,漢人的兵力和佈置,前鋒潰敗,得到的訊息非常有限!

雖然越往裡走,那支試探的千騎,所部傷亡越來越大,不過好在還是有不少騎兵,衝進了百步的距離,這些匈奴騎兵一進入射程,就舉弓搭箭便射,一陣破空之聲響起,一篷篷箭矢射上城頭。

面對匈奴弓箭,城上的守軍也不敢大意,舉盾或是利用城垛避過,同時在縣尉田豐的指揮下,立即射箭還擊,匈奴騎兵失去速度,四周有是陷阱退無可退,瞬間成了活靶。

一輪之後,突入進來的匈奴騎兵只剩寥寥幾人,但隨後又有人填補上來,舉弓便射,城頭守軍不時有人中箭倒地。

但馬邑守軍有城牆掩護,又是居高臨下,佔盡了優勢,傷亡很小。而匈奴雖是穿著鐵甲,畢竟是無遮無攔,中箭的人數就多了,短短半柱香,試探的匈奴折損過半!

隨後這個千人隊又攻了兩次,依然沒有成功殺到牆下,只是徒增傷亡罷了。

伊稚斜只得下令讓他們撤退,雖然馬邑城小,但城高坦固,而且城內漢軍又善守,伊稚斜雖然狂妄,但他還沒有狂妄到憑一個千人隊就攻下來的地步,把這個傷亡過半的千騎撤回,隨後又派了兩個千騎攻城。

得到命令的兩位千夫長,率領麾下踏著死屍,攻入到百步內,不愧為天下勁兵,一輪騎射壓制城上守軍抬不起頭,然後不管不顧的衝向馬邑城下!

相比匈奴前鋒的須卜阿骨,伊稚斜所統領的大軍要謹慎的多,沒有出現自已人混亂踩踏的場景,那些應戰馬落入陷阱而摔下來的人,大多活了下來,雖被守軍射殺不少,但還是有數十人衝到城下,駕起雲梯,頓時令匈奴氣勢大漲,越來越多的匈奴吶喊著衝到城下,向城頭上爬。

然而匈奴是馬背上生長的民族,此時放棄戰馬無異於自廢武功,舍長用短!

守軍野戰不行,但防守那確是長相,甚至是匈奴人的祖宗,此消彼長之下,城頭上只一輪攻擊,匈奴就陳屍上百,傷亡三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