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滿朝震動,紛紛請纓(第2/2頁)
章節報錯
太守可是封疆大員,權柄赫赫,替天子戍守邊疆,可以說這樣的人都是國之棟樑,朝廷上的玉柱,稍有不慎就會引起朝野震動。
但是,現在雁門太守確是戰死在了,匈奴人的偷襲中,更讓人憤怒的是,馮敬的身份不是普通太守,他可是御吏大夫,朝庭當之無愧的肱骨之臣,但就是這樣的重臣確戰死在匈奴偷襲之下,成為自立國以來,漢匈戰爭中大漢王朝陣亡的最高階別官員,君臣誰不震驚,誰能不憤怒!
眾臣都明白天子為何如此震怒,自鴻翎急使進入未央宮到現在,快小半個時辰了,怒意還未平息!
雁門郡城善無城破,太守馮敬,都尉林子業和上萬吏民戰死,數萬百姓被俘,這些事情不論哪一件,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更何況這些事情中還牽連到朝庭重臣。
“各位卿家!”
“即然,已經傳閱完,那麼雁門郡的事情都應該清楚了吧?朕親命的太守,剛剛到任不久就死在了匈奴手中,這是匈奴赤裸裸打臉,讓朕的顏面何存,朝庭的顏面何在……”
旁邊有宦官將急報放回原處,劉啟轉身望著殿內的眾臣,沉聲開口道!
看著渾身煞氣騰騰,好似想要擇人而噬的天子,竇嬰面色肅穆。也跟著跪了下去:“陛下,匈奴欺人太甚,臣請旨出兵!“
“臣附議!“
“臣附議!“其他大臣,身穿甲冑的將軍也跟著跪了下去,這應該是大漢王朝頭一次沒有分歧的朝會,那怕有人想反對,但面對眾臣殺人的目光,也都沉默不語!
劉啟看著殿內跪伏的眾臣,臉色也緩和了點,心中很滿意,但是並沒有表現出來,回身慢慢坐到龍案前,目光環視眾臣將他們反應記在心中後,望著眾人道:“諸位卿家請起,以為可派誰人統兵!“
“臣願兵,北上擊退匈奴,為雁門百姓和馮敬大人報仇!”竇嬰抬頭請纓!
“臣反對,竇大人當鎮守關中,不可輕易北上,臣建言云中郡太守,車騎將軍李廣,材官將軍李息,公孫賀率兵增援雁門郡!“衛館見天子看向自己,沉吟稍許,抬頭望向劉啟拱手道!
劉啟輕輕點頭,他自然明白衛館的意思,天下平定但暗流湧動,特別是周亞夫死後,那些王侯又在蠢蠢欲動,令劉啟也不得不擔心,自然不敢擅動長安兵馬!
付思權衡一帆後,劉啟起身道:“著令雲中郡太守李廣兼任雁門太守,統領兩郡將士抵擋匈奴人,同時從調二萬五千車騎及三萬步卒,增援雁門郡!
“臣等遵旨!“聞言眾臣躬身領命,從關內抽調五萬北上,不會影響長安安危,眾臣都不反對!
確認統兵將領後,劉啟環顧四周,將所有人的臉色全部盡收眼底過覽一遍後,他對旁邊手中拿著封賞旨意的中年宦官點了點頭,後者得到示意,急忙上前半步,將手中一封策旨緩緩開啟,聲音尖細的說道:
“雁門都尉林子業為國捐軀,其子林楓承父右更之爵,但因點燃烽火居大功,其後斬殺匈奴先鋒千夫長一人,率領侍衛擊退匈奴先鋒斥候,取首級三百五十九顆,晉升大上造爵,賞百金,授雲麾校尉,部曲八百人,並賜長安八十六宅府邸一座,霸陵邑五百戶封邑,八十六頃良田(西漢五十畝為一頃!
“麾下侍衛長林清玄斬殺匈奴百夫長兩人,普通匈奴騎兵七人,升軍侯,賜封五大夫爵,為雲麾校尉部曲,賞五千錢,其他人斬首五人,賜封不更爵賞千錢,職位雲麾校尉自定!“
“這!“開始所有大臣都被弄糊塗了,不過聽到後面也明白了,這是要封賞有功將士,但眾臣對於陛下厚賞之後還實封了五百戶食邑,心中都感到有些吃驚!
當然此時殿內的眾臣也沒人站出來反對,這即是人家父親林子業用生命換來的榮耀,也是林楓用戰功獲得的應有封賞,殿內眾臣都非常識趣的沒有去給震怒的天子添堵,傻傻的觸碰黴頭,也就在眾臣的沉默之中,這份策封聖旨就這樣堂而皇之的透過了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