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戰場之上,城頭上的守軍與虎賁軍的炮兵,雙方的距離足足有三公里。

而更近的那些沿著護城河建造的壁壘群裡面也有炮,但是那些都是小炮,射程只有四百多米,如論如何也加入不到這場炮戰中來。

“飛澀,比闊克!”

城頭之上,看到虎賁軍的火炮也在瞄準之後,那些葡萄人軍官在拼命地催促手下的滿人炮手和漢人裝填手,讓他們加快調整炮彈的角度和計算落點。

這種沒有鉻金屬的原始火炮的炮管,最大的問題就是使用超過數百發之後,炮管就開始變形。

要不了一千發,就每門炮都有自己的脾氣了。

那些葡萄人作為觀察手,只能報出具體的距離資料。

至於角度要調整多少,完全看各個炮組自己計算。

雖然對面的虎賁軍的火炮看起來炮管小了一大圈,是七十五毫米步兵炮,而紅衣將軍炮是一百三十毫米。

幾乎差了一半。

但是就虎賁軍掌握的連射火力而言,他們的火炮小一點不代表城頭上就安全了。

沒準那種看起來跟弗朗機炮差不多口徑的玩意,真的能打三公里遠打到城牆上也不一定。

畢竟人家科技先進啊。

這樣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是不可能在紅衣將軍炮的射程之內擺開自己的炮兵陣地當靶子就是為了裝逼的。

葡萄人頓時認定,這些小小的、數量卻又有五百門之多的小火炮,是真的能打三公里遠!

事實上,虎賁軍的七十五毫米步兵炮,有效射程達到了七公里。

這玩意是加榴炮,既能直射,又能用榴彈曲射。

若不是地形特殊,這些火炮只能靠近城牆三公里才有足夠的空間擺開,否則這些滿洲兵恐怕挨炮的時候都不知道哪裡打來的。

“瞄準完成!”

就在滿洲韃子還在調整炮口的時候,虎賁軍的炮兵陣地之內,已經響起了各個炮長的彙報聲。

五百門七十五毫米步兵炮,用加農炮彈瞄準高處的三十門紅夷大炮,怎麼算都是綽綽有餘。

城牆在這個時候可算不得什麼掩護,它的高度反而讓所有的紅衣將軍炮全部暴露在了虎賁軍的炮手眼皮底下。

“貝勒爺,我們撤吧!”

“親王殿下,我們走吧!”

八旗高層的那些王公貴族們,在侍衛的勸告聲中,面面相覷了一眼,直接撤離了城頭。

“本王不走,本王要親自在這裡看看,那些該死的漢狗,火炮到底有多厲害。”

“是我們的火炮快,還是他們虛張聲勢,一會便要見分曉!”

獨自站在另外一頭,一副被排擠的模樣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