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正式軍官,不過稅監民團靠著士紳的資金過活,應該也會混得不錯。

“遵命!”

軍官們紛紛拱手應命。

不多時,大軍拔營,開始沿著微山湖東岸,朝著南方進發。

……

徐州城,秦淮軍中軍大帳。

“報!”

“錢大人,劉將軍,我們的探子發現棗莊的敵軍已經拔營出發了。”

“請錢大人和將軍儘快決斷!”

一個探子闖入了中軍大帳,對著錢益謙和劉貴以及一眾東林黨眾彙報。

“知道了,再探!”

劉貴揮了揮手,讓探子離去。

“呵呵,未曾想他們如此快掌握了朝廷給他們的新火藥。”

探子走後,劉貴苦笑了一聲。

他剛剛派遣一半的兵力南下浙江嘉興,北方的稅監民團的八萬大軍就打了下來。

“徐州佈防想必已經妥當,正好能迎敵。”

“不過,劉將軍你的嘉興戰略恐怕還要減少些許時間了。”

錢益謙皺眉說道。

他原定的佈置,便是三萬主力守徐州,一萬兵馬守徐州西面的淮北,一萬人守更西面的亳州。

沿著運河一路擺開,來個禦敵於國門外。

然後南線佈置三萬兵馬守湖州一線,防止浙黨北上,再由本地計程車紳青壯填補縫隙。

如今北面被抽調了一萬人,跟隨原本應該防禦浙江的三萬人馬共計四萬人直接南下了,他的徐州城就少了一萬人。

錢益謙認為無論如何,北路的敵人都是強很多,應該從南面抽人而不是還派人南下。

不過,劉貴對於錢益謙這種鐵桶防禦戰術並不感冒。

不管南北,稅監民團都很強,人家可是齊心協力出錢出力來打你一個地區的。

地方青壯可能用處不會太大。

何況南北隔了整個秦淮的地盤,兩線不存在什麼互相呼應一說。

所以他才幹脆加強了南線一萬人,以攻代守,儘可能打亂浙黨那邊,北線才有希望。

奈何他的上司錢益謙過於頑固,本來是他親自帶隊下嘉興的,結果他本人都被強留在了徐州。

他是一萬個不願意在徐州守,畢竟障礙就一條運河。

長江在特麼徐州南面呢,都敵強我弱了,還那麼大一條天塹不利用,跑到江北的徐州來硬抗,想到這個劉貴就不斷地翻白眼。

非要守徐州,長江天塹不僅僅用不上,還特麼妨礙調兵遣將了。

說句不好聽的,那麼大一條江在背後,徐州若是扛不住了,跑都跑不掉幾個。

但是他也只能翻白眼,他自己都是錢益謙給提拔上來的,算是水太涼的嫡系人馬。

他若是不聽錢益謙的調遣,不僅僅前途沒了,以後名聲絕對也毀了。

“明白,錢大人,若是事情有變,我會馬上招南線的人前來支援。”

劉貴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