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崇禎乘坐著小轎車,參觀長安城西的工業區,為那些高聳入雲的鍊鋼廠的煙筒驚歎不已的時候。

長安城西的大唐航空司秘密工廠門前,工學府的高層,包括李淳風都來到了這裡。

一座機庫的大門被緩緩推開,亮出了一架體型巨大的四引擎寬體客機。

這正是李世民念念不忘的波音747。

加上起落架足足七層樓高的龐然大物,李淳風站在它的面前,就像螞蟻一樣渺小。

這是正兒八經的超音速客機,大唐的發動機工業這個時候已經相當於阿美莉卡80年代的水平。

為了控制如此巨大的客機,李淳風的研究團隊不僅僅在短時間內點亮了噴氣式引擎、液壓傳動、雷達、天氣雷達、甚高頻無線電通訊,還製造出了最關鍵的東西。

那就是電腦。

雖然大唐的電腦工業的晶片的水平連一代奔騰都比不上,不過好歹是微型計算機,用來做機載電腦,執行每秒鐘二十以下的計算倒是問題不大。

沒有電腦輔助,根本控制不了如此龐大的飛機。

另外就是導航模式。

分慣性導航和無線電導航,和現代客機一樣,它可以透過接受不同城市的無線電臺的訊號自動飛向該城市的訊號塔,從而完成導航。

以後機場建造起來,也能透過沿途的導航塔臺自動飛行。

慣性導航則用在沒有無線電的空域,例如太平洋上空。

乘員四人,機長,副駕駛,領航,工程師。

長途飛行會有兩班甚至三班飛行員,機上有400個座位,不分諸如頭等艙之類這些分倉。

拆掉座位和隔層,還可以拉65噸的貨物。

而今日,則是它試飛的日子。

一旦經過三天的試飛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那麼它就會正式在李世民面前亮相,然後開始投產。

事實上它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畢竟李淳風手裡有完整的設計圖。

這種在現代已經有些過時的玩意,也沒有什麼好保密的。

設計早已成熟,每一個改動都是現代人用生命為代價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到了李淳風手裡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設計上的缺憾。

要防止的不過是工藝問題罷了。

“開始試飛吧。”

李淳風看了看這架皇帝最盼望的飛機,良久之後長處一口氣說道。

“遵命,大人這邊請!”

手底下負責機場的官員拱手領命,然後帶著李淳風等人去了機場的塔臺。

機場不算大,一條從東向西的三公里長的跑道,一個塔臺,一個雷達站,一個訊號塔,以及兩個建立在跑道兩端的輔助訊號塔。

然後就沒了,連候機樓也沒有。

在李淳風他們上到塔臺的時候,飛機已經被拖拉機拖了出來。

從塔臺身上看下去,機身依然龐大得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