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藥的推力始終不太夠,終究得口徑來彌補。

所以高句麗發展出來的火槍口徑都比較大。

“前裝和後裝有何特點?”

伊嗣埃三世看著兩種火槍問道。

“回波斯皇帝,前裝槍火力強大,但是射速慢,威力次,勝生產速度快,可以迅速形成規模。”

“後裝槍生產速度慢,子彈要額外生產,昂貴,需要黃銅,射速快,消耗更高,但是若是與大唐爭鋒,必須需要至少十萬支後裝槍和足夠的彈藥。”

高句麗遺留的臣子中,軍銜最高的大將軍莫離支對著波斯皇帝說道。

高句麗中的翻譯,把莫離支的話語翻譯成漢語,然後波斯帝國那邊的漢語翻譯官員,再把漢語翻譯成波斯語。

雖然麻煩無比,不過有了漢語這個雙方官員都會的語言,溝通起來倒不是很麻煩。

至少能溝通。

“要是沒有大唐那該多好,我們就不用製造這種後裝槍了。”

波斯皇帝嘆息了一聲。

“尊敬的波斯皇帝,根據末將所知,貴國現在在北面的敘利亞有國戰,西南面的紅海沿岸也有叛亂。”

“末將建議,先組建五萬規模的前裝火器部隊,就已經足夠波斯帝國贏下這兩場戰爭。”

“同時我們再慢慢地生產後裝步槍。”

莫離支說道。

“但是前裝火器終究會被淘汰,裝備五萬人的規模,會不會是浪費?”

一個波斯大臣皺眉問道。

“大人,安外先攘內,五萬前裝火器淘汰之後也可以裝備二線守備部隊。”

“例如你們的紅海沿岸,既然發生過叛亂,以後就算打贏了也需要重兵鎮守。”

“若是冷兵器部隊,怕是要幾十萬人,若是前裝火器部隊,兩萬人足以。”

“火藥算不得什麼貴重物品,兩萬人的消耗和幾十萬軍隊的消耗諸位的智慧也可以看得出孰輕孰重。”

“而且前裝火器裝備來的是真的快,我們高句麗故國在唐軍來自天空的騷擾襲擊之下,依然可以四個月裝備十萬支。”

“我們相信在偉大的波斯帝國,速度只會更快,畢竟大唐只有一個,其他對手,前裝火器足夠橫掃一切。”

莫離支有理有據地說道。

“很好,那麼接下來朕就要依仗你們的工匠幫忙了。”

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馬上拍板,直接拍板生產十萬支前裝步槍。

至於後裝步槍,也同時進行。

雖然這些武器的生產,尤其是後裝步槍,成本非常大。

不過已波斯帝國的國力,並沒有多大的阻礙。

至於這些高句麗臣子,伊嗣埃三世也全部啟用,予以了爵位。

而淵蓋蘇文的兒子泉男生,更是被封了阿拉伯王這個爵位,封地當然就在現在叛亂嚴重的紅海地區。

對此,泉男生並沒有意見。

所有臣子也備受鼓舞。

畢竟阿拉伯部落的人雖然很厲害,不過,火器部隊能解決一切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