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駐外軍團成立,土地矛盾緩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伴隨著變相移民政策的出現,整個大唐的各州縣的百姓都沸騰了起來。
他們中間一樣有大量沒有土地的百姓,需要給地主上繳超過一大半的收成。
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到頭全家吃不飽穿不暖,完全就是變相的農奴。
駐外軍團的優厚待遇,一下子成為了他們以後能吃飽飯,有尊嚴地活下去的希望。
各地的招兵點,一下子人滿為患,水洩不通。
喧鬧一直持續不斷。
……
“陛下,這次駐外軍團招兵,百姓踴躍報名,各州府省道統計的人數為二百一十二萬人……”
早朝之上,彙報成果的兵部尚書杜如晦的聲音,一下子引發了一片譁然。
“一百二十萬人!?”
“竟然有如此之多?”
“這……怎麼可能!?”
“我大唐的無地百姓,真的有那麼多嗎?”
所有人一臉不敢置信之色。
這個時候,長孫無忌嘆息了一聲,走了出來。
“呵呵,當初前隋想要把所有壯丁全部拉去當兵,防止民變。”
“結果不管他們怎麼弄,各地義軍每每出現,都是數以十萬計。”
“說到底,那些無地百姓的人口,根本無法統計。”
“他們或淪為農奴,或淪為奴僕,或藏身山野和河流之中。”
“當隋朝走向滅亡的時候,土地兼併已經十分嚴重,無地農民的數量怕不是自耕農的上百倍。”
“所以大隋滅亡,說到底就是無地流民戰勝了自耕農和地主。”
“如今大唐才立國幾年?一個招兵,就吸引了一百二十萬人。”
“而大唐有戶籍的自耕農的人數,不過是四千萬,若是沒有駐外軍團這個政策,恐怕要不了十年,又有一半甚至更多人,會被兼併土地。”
“陛下此舉,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把不穩定的因素全部外派啊!”
長孫無忌一臉佩服之色地朝著李世民拱手。
其他大臣,也是一臉凜然之色。
包括大唐在內的所有封建朝代,說到底都是建立在自耕農身上。
自耕農承擔包括人頭稅在內的所有稅收,自帶糧草戍邊,完成徭役。
而地主有權有勢有錢又有人,會建立最精簡的耕作隊伍,耕牛等勞力裝置齊全。
自耕農只有那點財力和土地,根本不可能競爭得過地主。
地主兼併他們,把他們變成流民,就是把他們推向大唐的對立面。
當這些人累積到一定的人數的時候,整個封建國家就會搖搖欲墜。
這些關鍵的東西,在場的官員當然會懂。
不過,他們也僅限於懂。
李世民本人的感受卻更多。
楚傑那本“神書”提到過,土地兼併是大勢所趨,地主手下有組織的生產隊和完善的灌溉設施也算是先進的。
本來大唐這點土地,確實不需要四千萬人全民種植,肯定會在實際生產的時候把更多人從土地這個“崗位”上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