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進退兩難,李世民的妙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也難辦了,火器的殺傷力太大,打起來雙方都不好受啊!”
“沒錯,這玩意殺人的效率太高了。”
“對啊,到時候會損失多少人口啊!”
“雖然我們的火器比高句麗肯定要好得多,但是等我們推平他們,損失恐怕也會慘重。”
“要知道他們的國力也有我們大唐的三分之一啊......”
議論之聲在議事大殿之上不斷響起。
大臣們彼此都能看到對方憂慮的神色。
火器對冷兵器,碾壓。
火器對火器,又是一個不同的玩法。
雙方計程車兵都不再需要經過嚴苛的長時間訓練,發放武器再練習個十天半個月就能上陣。
然後子彈的威力,又殺傷力十足。
噼裡啪啦一頓對攻,雙方屍橫遍野,分出勝負了,輸了的一方又能十天半個月就再次武裝出一批火槍兵,然後又是一頓互相槍斃。
這特麼不叫打仗,這叫互相放血。
冷兵器時代在激烈的戰爭,傷亡都發生在一方潰逃的時候。
戰爭時間能拖延得足夠長,長到雙方能談妥解決。
.熱兵.器戰爭不同,快速裝備,高效殺傷,直接讓雙方不得不面對面給對方放血。
快速放血。
十萬規模的戰爭,分分鐘當天就能分出勝負。
然後雙方舔著傷口,快速補充兵員,再次進行下一波放血。
直到一方死人死到崩潰為止。
一想到大唐要捲入這樣的戰爭,不少人就冷汗直冒。
他們的聰明,已經足夠讓他們聞到了一戰的時候的血腥味。
雖然大唐現在就算面臨.熱兵.器戰爭,也有足夠領先的技術儲備,但是那也得先變現。
機槍和後裝炮雖然好用,但是,彈殼得需要大量的黃銅。
不管是子彈還是炮彈,都需要消耗相當海量的銅。
光是之前李淳風為那四挺機槍製造的一萬發子彈,消耗量就已經足夠驚人。
若是全軍使用後裝步槍,.衝鋒.槍和機槍,估計融大唐的銅幣外加大量開挖所有的銅礦才能填滿這個坑了。
“陛下,臣認為,能打還是快點打吧,拖下去就難以收拾了。”
長孫無忌說道。
“陛下,臣認為還是儘早和約再說,否則,牽一髮動全身,倭國那邊的戰果恐怕就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