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乃何物?”

太極殿之內,李世民的寢宮前殿之中。

妝容精緻,風韻猶存的美婦長孫皇后,看著自己面前小桌子上的玉米排骨湯,涼拌紅薯粉和涼拌土豆絲,一臉好奇之色地問道。

“哈哈哈,此乃朕從仙人之地帶回來的仙種的結果。”

“那紅薯和土豆都可以製造成粉條,這樣比較符合我們關中人的飲食習慣。”

“而且三種作物高產,用仙人記載的化肥去施肥得宜的話,畝產近萬斤。”

“只要這樣的作物推廣開了,取代高粱和部分小麥,大唐永無饑饉之憂。”

李世民哈哈大笑著介紹了一番。

長孫皇后聞言之後,也是內心有些激動。

一開始她也怕這種高產的東西不好吃。

不過,當帶著玉米鮮甜的排骨湯,還有那軟糯卻很有勁道的紅薯粉還有土豆絲入口之後,她的雙眼頓時閃爍出了一絲驚喜的光芒。

皇帝夫妻二人,就這樣三五除二把這些富有新鮮感的食物全部吃光了。

算不得山珍海味,不過也不存在難吃一說。

第一批農作物收拾上來之後,李世民只是一樣取了幾斤,在後宮與長孫皇后享用了一番新奇。

剩下的果實,全部被送回了皇莊繼續培育。

不過,這些仙種強大的收益比例,依然讓滿朝文武驚詫不已。

旋即,整個大唐高層,對這些被李世民親自帶回來的“仙種”充滿了信心。

雖然他們不知道後來康麻子是靠著這個玩意搞了個地瓜盛世,但是也不妨礙他們看出這個玩意對大唐的益處。

仙種開始第二輪培育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民間。

那些種地的百姓,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抗拒,反而對這些仙種翹首以盼。

只要皇莊培養出足夠的數量分給他們,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種在自己的土地裡。

仙人的名頭,畢竟好用得很。

與此同時,工學府的少卿李淳風,也在忙碌得腳不沾地。

南方收集的橡膠樹的樹脂,三個月前裝船從交州港口出發,一路送到了蓬萊。

然後再從蓬萊換上小船,沿著運河送到了長安。

於是,在他的努力之下,第一批橡膠樹脂被製造成了塑膠缸墊。

有了正兒八經的缸墊的蒸汽機,也因為減少了蒸汽洩漏,爆發出了該有的力量。

船用的蒸汽輪機,終於問世。

蒸汽輪機馬力大,維護簡單,不挑能量來源,煤炭可用,汽油燃燒也可以用。

除了噸位重一點,基本沒有什麼大毛病。

直到後世,蒸汽輪機依然被安裝在航母和遠洋大船等不怕重量的大型船舶上。

有了蒸汽輪機,下一步就是製造船隻。

大唐這個時候已經有完善的造船工業,但是產品依然是以平底船為主。

而且船頭和船尾同寬,被製造成長方體的模樣,阻力非常大。

所以這樣的船,實際上並不適合在海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