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和異常空間的毛坯房相比,這間屋子經過了悉心的裝潢,裡面的書架排列整齊,一盞油燈置於桌上,油燈則是一個翻開到一半的書籍,當方田走近書籍之時,才發現這本書並非紙質出版物,上面的文字是某人創作到了一半的手稿。

《時間的囚徒》。

撰寫者在封面上為書籍賦予了這樣的標題。

這本書的開篇銜接著的似乎正好是《林間凶宅》的結局,在後者的結局中,富商家裡的伙伕帶著富商的小兒子利用凶宅的密道逃了出去,成為了滅門慘案中唯一的倖存者。

現在看來,書中所指的密道,極有可能便是這個地下室。

方田很快意識到,這本書似乎就是和那個女作家一起遺失的手稿——女作家是幾起案件中唯一的失蹤者,她不但至今下落不明,警方也未能在凶宅中找到任何和她第二部相關的手稿。

方田坐在桌前,閱讀起了手稿上的文字。

和第一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相比,第二部在開篇上作者似乎就已經處於了放飛自我的狀態,讓一部犯罪嫌疑題材的,走向了魔幻題材。

《時間的囚徒》的開篇,就揭露出富商當初在山上修建別墅的目的。

在積累了名聲、權力和財富之後,富商的慾望逐漸轉移到了別處。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越來越感受到時間的短暫,以及生命渺小,手中獲得的財富越多,他便越留戀財富與權力為他帶來的一切。

突然有一天,一個自稱信徒的人來到了他的面前,為他帶來了關於“永生”的啟迪。

在信徒的指引下,富商遠離了城市,在這個廖無人煙之地建立起了自己新家,而在新家的地下,便是他們用於研究“永生”實驗的場所。

為了獲得實驗的物件,富商開始秘密在各地收養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或是孤兒,他將那些無家可歸之人騙到這裡,在他們放下戒心後,便將他們成為“永生”實驗的物件。

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永生”實驗終於取得了些許進展。

一個被收留至此的孤兒在經受了實驗後,意外地存活了下來,並且,他的身體在透過了實驗後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的食慾變得極度旺盛,厭惡陽光,並且力大無窮。

家裡的伙伕曾經見到孤兒徒手殺死了山間的野獸,還注意到了孤兒身上的傷口一直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癒合。

伙伕將這些異常警告了富商,富商卻搪塞了過去。

在一個極其偶然的夜晚,富商的小兒子貪玩時發現意外發現了凶宅裡的密道,並跟隨伙伕來到了位於凶宅下的實驗室。

在孤兒的懇求下,富商的小兒子開啟了關押孤兒的“牢房”,也就是在孤兒逃出牢籠的當夜,震驚一時的滅門慘案發生了。

《時間的囚徒》第一章的內容就此結束,結合方田在地下室裡的見聞,他很快猜到了裡提到的孤兒,指的應該就是被林玖捆在門外的活死人。

也許是因為時間倉促的緣故,作家當初似乎只完成了第一章的創作,第一章過後,便只剩下了一片空白。

“雖然這可能是真的,但估計也不會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它吧。”

方田感嘆了一句。

然而他正打算將書本合上,空白的扉頁上卻出現了一行的新的文字:

“直到十多年後,有人誤打誤撞地發現了這間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