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化與資料恢復的理論,最初是由方田提出來的。

他充分地展現出了什麼叫做不忘初心——時至今日,他仍舊惦記著最初那個名為“全球流”的戰術,而在他構想中的戰術模板中,資料化與資料恢復的過程,便足以起到人造蟲洞的效果。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這個過程的速度足夠快, 林玖便能帶著任何人達到空間穿梭的效果。

可是在實踐理論的過程中,他們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在將生物進行了資料化之後,林玖並不能百分之百地將其還原,事實上,在她第一次根據方田的理論進行資料還原時,很可能連10%的還原度都無法達到,並且被還原的物體陷入了極度不穩定的狀態, 眨眼間就碎成了零件。

作為他們第一個實驗物件的桌子,便在一場失敗的實驗事故中光榮就義了。

方田推測,林玖之所以能自如地穿梭於虛擬世界,除了她是能力的擁有者之外,和其幽靈的特性也密不可分。

依照傅徵留下的手稿,方田意識到所謂的幽靈並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物種,他們本質上是人類意識的體現,這就好比人們所說的,有的人死了,但是他的某種精神卻延續了下來。

儘管方田隔三差五就想找林玖進行實驗,但林玖並不贊同方田的計劃,因為每當她一想到方田有可能會像他們的第一個實驗物件那樣四分五裂,就不願意將這個實驗繼續下去。

可是任她怎麼想,也想不到方田竟然會拿自己作為實驗素材。

如果不是建築工地所發生的事, 她也絕對不會這麼快把實驗物件從物體轉變到活物身上。

由於能力的特性,這幾天青空大學師生們談論過的所有訊息她都知道,雖然她實驗的方向和生物、基因學沒有任何聯絡,但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卻有著高度的相似——在她看來,只有找到屬於方田的“基因序列”,才能將他百分之百地進行還原。

現在的難點就在這裡。

當物體、生物被拽入虛擬世界之後,便會如同網路資訊一般分散成一堆原始資料,而她一直以來所做的,充其量只是搬運、傳遞資料的工作,而方田所提出的資料恢復理論則觸及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她必須理解每一個符號、資料所代表的意義,才有可能將資料進行完整地還原,一旦過程出來岔子,就會像這些流浪貓一樣,將原本不屬於它們的資料強行融合進自己的身體裡,與此同時,那些屬於它們的部分就會消失。

這絕對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接觸如此複雜的問題,她現在的處境,就像是一個只有初中生物水平的人,突然強行加入了國際基因學專案組,更可氣的是,那個“推薦”她加入專案組的人,此刻兩手一攤,直接將所有的爛攤子都推給了她。

為此, 她調整好的陽間作息,也不可避免地在焦慮之下恢復成了過去的陰間作息。

林玖低頭看了一眼其中一隻依偎著她腳踝酣睡著的貓咪,眉頭皺得更緊了。

更糟糕的是,貓咪實驗只是理論中的第一步。

哪怕她能做到百分之百將貓咪還原,也沒有把握將同樣的方法運用在人身上,依照現在的方式強行對方田進行還原的話,最有可能發生的事就是直接把方田變成一隻貓的樣子。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裡,林玖強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貓咪的實驗上,盡力不去想貓咪實驗之後的步驟。

貓咪實驗過後,為了確保能夠百分之百將方田還原,到時候是不是需要用人類來進行實驗?

可如果變異的不是流浪貓,而是人類的話,那麼所引發的可就不是流言蜚語那麼簡單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