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過往的見聞,在一些區域,偶爾也會出現一些被標榜為邪惡的組織深受當地人尊敬的情形,他們甚至會主動收容那些邪惡組織的成員,為其打掩護,幫助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躲過清剿。”

正是親眼見到過世間的百態,他才更為直觀地認識到了“公司”的可怕地步。

正如那位創立者所言,這世間的『惡』種類萬千。

厲鬼所帶來的『惡』是一種毫無秩序可言,僅憑它們一時的念想而孕育出的惡意,這種惡意其實就和那些擁有反社會人格的殺人犯沒什麼區別,難以防備,又令人深惡痛絕。

也正因如此,打擊這份邪惡之人,將會被人們冠以“善人”的身份。

可是,真實的情況往往要比人們認知中複雜得多。

就像他曾經在那些小村莊的見聞,當地人之所以主動收容那些邪惡組織的成員,並認為他們是“善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並沒有阻礙到對方的利益,在利益互不侵犯的情況下,那些組織完全可以在當地維持著“善人”的身份。

甚至他們會在當地修建一些公共設施,救濟那些家裡揭不開鍋的人。

而“公司”也正是如此。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真正觸及到他們的利益,而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之下,他們還往往會扮演起打擊邪惡的英雄身份。

“這世上最容易被理解的惡,是被人們日常所見的。”

小混混、偷竊者、搶劫者……

只要談及這些身份,人們便會各個露出義憤填膺的表情,在情況允許的時候,他們會利用一切發聲的方式,來抒發自己對於這些人的不滿,“可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可怕的邪惡,因為它們的存在很快就會因為無序和混亂而消亡,而真正可怕的『惡』,則通常會以‘善良’的身份出現,正因如此,它們的生命力,以及感染力都要比一般的『惡』強大得多。”

並且,它們會迅速同化,並發展出一批堅定的信徒。

“令我頗為遺憾的是,家族的繼承者們似乎就被他們的手段矇混過去了。”

“這些話你不是應該去找你們的繼承者談談麼?”

方田一臉茫然。

任誰走在半路被人突然攔下,並且被灌輸這麼多關於“善惡”的人生感悟都會感到莫名其妙,尤其是這個驅鬼人在一個月前還曾以敵人的身份出現過。

在他眼裡,這人簡直神似傳銷組織的成員。

“你就把我剛才的話當成我上了年紀的一番感慨罷了……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想要對付‘公司’,就得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否則,你的處境也會變得相當不利,比如說……被公司的追隨者們視為敵人,甚至有可能站在‘善’的對立面上。”

尤其是在資訊時代,片面的宣傳更容易誤導人的視線,只要選擇性地進行報道,一個極惡的組織也能以善人的身份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而到了那時,與之為敵,便會自動被人們劃分到邪惡的陣營裡。

“所以,你其實是來提醒我的?”

“看看這個吧。”

驅鬼人在自己身上摸索了片刻後,取出了一個模型相當老舊的手機,他在已經卡頓得不成樣子的系統中操作了些什麼之後,調出了一個錄影,“這是昨天晚上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