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蘇曉為鄔墨學姐提出的新聞人的自我修養而深受觸動時,對方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對她掉以輕心。

鄔墨的確放棄了繼續調查高校聯賽近期發生的怪事,不過她轉而就把調查的方向轉移到了蘇曉身上。

餐廳離高校聯賽會場有著相當一段距離,三人乘了地鐵,耗時半個多小時才到達了目的地,餐廳的環境相當雅緻,是一家人均消費超過一百元的中檔餐廳,這個價格對於大學生來說,屬於相當不菲了。

蘇曉之所以知道這家餐廳的主要原因,在於這家餐廳對面過了一條馬上,就是零餘市最大的體育中心,她以前學習的散打的會館就坐落於此。

學姐帶領他們趕了這麼遠的路,可不只是來這裡吃上一頓飯這麼簡單。

“其實我從很久之前就打算來這裡的觀摩了。”

鄔墨也不藏著掖著,點完菜之後便直接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對於新聞人來說,學習一些防身術也是很有必要的。”

新聞人出門在外難免遇到刁鑽的採訪物件,真實地報道事件難免讓他們成為他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輕則捱罵,重則被對方叫上一夥人群毆,這都是在新聞領域裡時常會發生的現象。

這也是她認為蘇曉前途無量的原因之一。

她聽到了不少金融系女生們對蘇曉的評價,每當她們外出時,都喜歡叫上蘇曉,用她們的話來講,有蘇曉在場,安全感可要比帶上男朋友還要強烈得多。

入學一個多月之後,學校裡就誕生了不少關於蘇曉的傳說。

比如說憑一己之力打趴下了若干小混混,又比如說一個人拎兩大桶水回寢室,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自蘇曉入學後,學校附近和海灘的街溜子都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鄔墨有幸看到過其中一個蘇曉和莫西幹頭小混混對決的影片,影片裡她將那些身高體型都比她龐大了好幾圈的混混的腦袋摁在沙子裡,劈頭蓋臉地就是一頓痛揍,單看影片,你恐怕很難分清誰才是真正的小混混。

就算把影片的標題更換成《幫派火拼現場》,都毫無違和感。

有了這份摁著小混混痛揍的氣勢,蘇曉未來作為新聞人的生涯,應該也會順利許多吧。

“我來零餘市之前也想來這裡參觀來著。”

方田十分罕見地和鄔墨學姐站在了同一戰線,他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散打館教學方針是以解決掉對手作為前提的。

別看蘇曉細胳膊細腿,真的打起來人可比小混混狠多了,關節技手到擒來,有時候就連作為隊友的他聽到被揍者骨頭嘎吱作響的聲音都覺得不寒而慄。

“怎麼連你也湊熱鬧!”

方田的這一表態頓時讓蘇曉眼前一黑,她明白今天的散打館參觀計劃很可能是逃不掉了,不過她還試圖進行最後的掙扎,“下午不是還有比賽麼?身為新聞人,我們怎麼能擅自翹掉下午比賽的採訪?”

“今天沒有我們學校的比賽。”

鄔墨說道,“我們的職責,除了報道本校比賽進度之外,就只剩下調查那些強勁的對手了,而青空大學最強勁的對手的隊長現在正在醫院裡,已經基本錯過了接下來的賽程。”

這條簡報在來之前她就刊登在了學生論壇的專欄,“所以一會兒你就安心地帶我們參觀散打館吧,我最近也在考慮,如果效果不錯的話,新聞部也可以開展一些防身術的學習。”

“就是普通的散打館,沒什麼好參觀的。”